生长痛 - 2016-04-07

2018-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依的世界

大概前几天,和公司新来的软妹子一起绕湖散步,聊了聊工作后的人的变化。

回想一下,最难熬的应该是工作两三个月的时候,新鲜期已经过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犹如庞大的泰山一样压过来。突然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了,虽然校园门口烤串的香味还未曾飘远,虽然和同学一起熬夜做项目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虽然自己的心智经过社会的熔炉的历练,但是,我已经变成学生这个名词的绝缘体了。人生里,想必每一次身份的巨大改变都是有痛苦的吧,回想一下儿时撒开爸妈的手走进小学的那天是不是也哭的痛彻心扉的呢?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士,其实就是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感觉,周遭的一切让人觉得现实得可怕,也真实得可悲。我突然觉得我终于到了或者将要到达要为曾经嗤之以鼻的世俗之事做出抉择的时刻,我要在哪里工作?我要不要排队申请绿卡?我要何时买房?我该如何投资?我要不要恋爱?我需要何时成家?我曾经觉得这些都很遥远,可是不知不觉时间就把我推到了24岁。而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近三十的普通人,上面这些问题应该都有了答案,甚至还已经回答了-我该要几个孩子?我应该为孩子选择哪个学区?我该如何照顾父母?可是,三十岁离我还只剩下短短的六年而已,我真的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为自己给诸多问题找到满意,或者只是差强人意的答案吗? 

是啊,二十多岁的年纪,不就是被新鲜感和不确定包围的时段吗?因为这十年恐怕是整个人生中变动最大的十年,生命在这个时段给了我们最好的体力和精力,怕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承受这一切吧。我们带着一身轻狂,笑称我们乳臭未干的长辈如何不了解自己的追求,刚入社会,"自我"这棵苗头长得特别突出,殊不知岁月对肉身的磨练终究会抚平人的这些棱角。犹记我第一次和全组吃饭时,我尴尬癌犯得插不上一句话,大叔们津津有味地聊着孩子,车子,篮球,周末去了哪个有趣的集市,附近开了哪个好吃的餐厅。我曾想象工作后大家可能会一起聊理想,聊规划,聊去挪威奇异石俯瞰大自然的壮阔,聊可能天马行空却很有市场前景的idea。我真的曾瞬时感觉,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不免从自命清高遁入碌碌平庸。后来,渐渐明白,人生难敌平凡和琐碎,但是阅历却会让人懂得欣赏和珍惜这些平凡和琐碎。 

短短一年间,我变了多少呢?首先,我开始适应平凡,甚至有点无聊的白领生活。之前我一直跟着鸡汤跑,觉着现在就能看到二十年之后的生活实在太可怕;现在终于意识到鸡汤里只是鸡肉被分食之后剩下的残渣,没有平凡的积累,一定没有之后的精彩。其次,我开始学会享受生活,偶尔去学学国标,偶尔登山远眺,偶尔海边散步,偶尔读书,偶尔看剧,偶尔发呆,让诸多偶尔占据了我闲暇时间的每个缝隙。我的脚步不再匆忙,那个奔跑在宿舍到教学楼风风火火的身影已经渐渐模糊。最后,开始能够认真和平静地思考感情。这个世界上,情感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不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是需要被尊重和珍惜的,而且天性需要在灵性允许的界限内得到释放。我在一个对情感持压抑的观念的国度长大,学不来美国人把我爱你随时挂在嘴边,总感觉一个东西如果经常被提及就贬值了。为了自己的这点小执拗和小高冷,险些错过很多人生的美好。总而言之,且行且珍惜吧。 

不过,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很迷茫。我对这个世界,对我的人生,或者是对我本身,都还有太多的问题和怀疑。我还是会时而惶惶不安,时而暴饮暴食,时而昏睡不醒,我的身体,我的精神对这段人生的转型期都给出了自发的排异反应。我会时常对自己的价值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对现在枯燥和贫瘠的精神生活觉得不满,对未来究竟应该从事什么倍感困顿。我周围的很多朋友,可能即将步入这个阶段,也可能已经结束了这个阶段,但是我相信这应该自然对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修炼。估计这篇文字放在这里,几年后回来翻翻看,都会觉得幼稚的可爱,就像我现在翻看高中的日志。但是生命的意义就是“我”的存在,而这个存在,不是必然要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吗?或许这就是很多人说,我不看重结果,而是看过程。或许是因为,过程记录了“我”的修炼和成长吧。 

写了这么多,貌似也没什么逻辑。纯粹是在结束没什么成果的一天后的一点胡思乱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