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书摘54/108
这本书是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从0开始心理著作,下面是我做的一些笔记,全是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禄永鹏 付奎
118个笔记
>> 人脑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高级神经中枢指大脑。大脑位于脑的顶部,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半球皮质可分为4个部分: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 一个儿童不可能从动作思维水平跳过形象思维而直接进入抽象思维水平,也不可能先发展抽象思维,然后再依次倒退着发展。
>>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下列四种
1.形象记忆
>> 2.情绪记忆
>> 3.运动记忆
>> 4.语词—逻辑记忆
>>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成下列三种
1.瞬时记忆
>> 2.短时记忆
>> 3.长时记忆
>>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
>> 1.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 2.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 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 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这是记忆的第一步。
>> (1)按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所谓有意识记指按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和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一种识记。
>> (2)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所谓意义识记,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 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 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 遗忘有两类:一类是暂时性遗忘,一类是永久性遗忘。
>> 再认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
>> (1)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及环境条件相类似的程度。
>> 再现指过去经验的重现,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回忆。
>> 再认和再现是过去经验的恢复,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和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不同。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 思维跟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 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为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 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
>> 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 2.推理
>>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1)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原理的推理。
>>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物的推理。
>> 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相互联系的。
>> 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 创造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
>> 高度发挥思维的流畅性(短时间内表达大量的概念)、变通性(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拘一格)、独特性(从新视角、新观点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概括能力(从同一类事物中发现本质相同之处)、类比能力(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某些性质相通之处)
>> (一)思维的广阔性
>> (二)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考虑问题。
>> (三)思维的灵活性
>> (四)思维的敏捷性
>> (五)思维的批判性
>>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现实的反映。
>> 情感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
>> 情感的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行动动力,有发起和维持行为的作用。
>> 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表现形式。
>>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 道德感是品德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推动。
>>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
>> 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 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
>> 理智感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理智感的激励下,一个人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求知欲,从而不懈地追求真理和坚决地维护真理。
>> 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使人精神振奋、积极乐观、心情愉快,还可以丰富人的心理生活。
>> 这是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恐怖的情绪,儿童虽然知道这种害怕是多余的,但却无法抑制。
>> 系统脱敏治疗程序包括三部分。
(1)肌肉放松训练
>> (2)建立恐怖等级
>> (3)实际治疗
>> 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感。
>>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 人的行动主要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通常总是根据目的选择方法、组织行动,对客观现实施加影响,最后达到目的。
>> 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
(一)明确的目的性
>> (二)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 (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 (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在行动之前,人为了确定行动的目的,为了选择方法和步骤,通常要审时度势,分析现实的条件,回顾过去的经验,设想将来的结果,拟订种种方案,编制行动计划,这都要经过认真的观察和细致思考才能实现。
>> (二)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 意志始终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
>> (一)动机冲突
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
>> 动机冲突有原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之分。凡是涉及到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属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 (二)意志行动的决策
人解决了动机冲突,确立了行动的目标,就会出现实现目标以满足需要和动机的愿望。
>> (三)意志努力
意志努力是指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订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
>> 一、什么是品德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保护共同的利益和协调人际关系,逐渐产生了一系列行为规范。
>> 品德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 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 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社会风尚。
>> 品德和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 (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 (3)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一)品德的实质
>>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
1.道德认识
>>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的需要时,就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否则,就感到后悔或不满足。
>>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 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品德结构中的各种心理成分是有机联系而不是分割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
>>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 (一)交往及其结构
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
>>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仪表风度、心理品质、特点相似、特点互补等。
>> 1.空间距离
>> 2.交往频率
>> 3.仪表风度
>> 4.心理品质
>> 5.特点相似
>> 6.特点互补
>> 一、什么是个性
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 (一)个性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定水平后形成的。
>> (二)个性的特性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的特性。
>> 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包含着三个彼此相连的系统,它们是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个性的心理特征系统。
>> 自我意识系统
意识是人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特有的心理。它表现为人能清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对象,并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 个性的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它是个性的个别的集中表现。
>>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
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也体现了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1.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 1.认知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已上知识点全部来自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