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农大之映像
建议配合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Claude Debussy阅读
阅读时长约为2.5-3min
泰国农大之映像(图为德国汉堡摄影师Carsten Witte
拍摄,侵删)
一个理想的城市可以、也应该有多种读法,无论是文本上、数据中、法规里的城市,还是地图上、电影中、旅游攻略里的城市,亦或是眼前、手中、耳边的城市,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城市中找到他能读懂且喜欢去读的东西。
坐在酒店房间的高脚凳上,看蒸汽从壶里缓慢钻出来,不远处的候鸟正在悠闲的晒太阳,我产生了艳羡的心情,并非我不能,而是我不愿,我没办法什么都不做,赖在池子边荒废一天,那种长在我身上的发条早已深入脊髓,来曼谷之前,我准备看完科幻作家保罗.巴奇加卢皮的《发条女孩》,但事实上,直到到达曼谷,那本书还穿着塑封躺在的柜子里,原因是什么呢?大概可以全部推诿到快递身上,在我下了单之后,快递大概花费了三倍的时间才抵达昆明,直到旅行开始的前一天,我还满心忧虑,盼着它的到来。
学习和雾霾一样,尽管恶心,但终年萦绕,挥之不去,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曼谷蔚蓝的天与周末市集散漫的嬉皮老板,在途经某条无人小巷时,一个编着脏辫的流浪汉正倚靠着灰墙发呆,看起来像飞多了叶子似的。“发呆真好啊!”我对友人说,但双脚显然没有得到这种指示,我依旧长着一双中国人的脚,我们要勤劳,我们要上进,我们不能发呆。
在泰国的第二天,我前往了泰国农业大学。清晨缓慢行驶的大巴上,我眯着眼去看窗外,阳光正好,沾染上这温蕴气息的低矮房屋从眼前向后略去,仿佛一张张彩色照片逐渐褪色,直至模糊不清。我带上了耳机,伴随着德彪西悠扬的《牧神午后》,总算抵达了目的地。
因为曼谷地处亚热带的缘故,天气不免的有些炎热,潮湿的热浪一阵阵袭来,可一进入农大的报告厅,空调那怡人的冷风,立即就将体表的温度带走。农大的各院院长轮番上台,详细介绍了各个专业,但很遗憾的是,并未开设我希望学习的专业。 无疑农大的硬件设施,人文环境都确是让人赞叹,甚至食堂都令我惊诧不已,但我依旧希望学习我想学习的知识。
而最令我触动的,是泰国大学生的素质,当吃完午饭后,距离集合时间尚有很多时间,我与友人决定到四周看看。就在我走入一条逼仄的小巷中,准备拍下十分破旧,却又十分赛博朋克的宿舍楼时发现,周围的泰国学长学姐们都停下了脚步,直到我完成了拍摄后才又开始行走。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在区区随手一拍的情况下,路人都在等你拍完。在国内这完全是无法想象的,哪怕是架起三脚架,也依旧有很多人无视你,走进你取景器里。
泰国农大之映像(图为笔者上文提及的照片)
P.S:
我想,我不应该带《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和《罗生门》来泰国,真正应该在这样的旅途中阅读的,应该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 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这个太过文艺的小标题不是我取的,是卡尔维诺自己顶着鸡皮疙瘩说的,他说:
“对于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