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48 《三言二拍》|市井文学的价值在哪里?
【得到课程】 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学习笔记】
市井文学的价值在于,能让你获得一种民间视角,它跟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视角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这一讲的《三言二拍》,就是中国俗文学里的翘楚,它们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这两套书大约有150万字,内容包罗万象,可谓了解宋元明生活和民间思维的百科全书。
在“三言二拍”中,常常能读到的民间观念,还有: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负心汉会遭报应;富贵运气自有天命;家和万事兴等等,这些话今天也经常有人讲。
“三言二拍”中讲的都是这样一些老生常谈的“道理”。说它们老套吧,但其中一些,真的是做人该懂的道理,不过其中也有大量偏见和过时的说教。
无论如何,它们就是当时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甚至今天这些想法也还有市场。因此读些俗文学,成为我了解老百姓想法的钥匙,特别是理解社会不完美的钥匙。
“三言二拍”虽格调不高,但是这样的俗文学,有辨别能力的读者不妨读一读,了解一下人们思想的多样性,特别是老百姓一些固有的想法。这样就能明白不同成长环境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从而对他人多一份理解。
【课后作业】
你读过哪些俗文学作品,从中得到过怎样的启发?
【我的作业】
普通百姓,大多也只能读懂这种俗文学了。比如说我,一本名著,啃上一个月都啃不完,小鱼儿说既然那么费劲,你就别看了呗,我倔强的说不,生活中费劲的事很多,逼逼自己,也许就能完成,如果总是知难而退,那么对我来说,吃喝玩乐最痛快,慢慢啃呗,总能完,收获了什么,无所谓。
总的来说,能很快吸引我的,还是些通俗的小故事,老师本课里讲的三个小故事,我是很感兴趣,的确是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很想照搬到学习笔记中,只是给自己设定了照搬笔记不超过五百字,只能作罢。
记得小时候很爱看《故事会》,应该是月刊吧,至于内容到底属于哪一类,已经记不清了,只记的只要有新刊,同学们间就会传看。再长大点,就变成《读者》《小说月报》的忠实读者了,到了中年,才开始看些名著,听些史记之类,感觉自己的上进心来的太晚,有些力不从心。
前几天整理书柜,抽出两本《小故事大道理》,随手翻翻,觉得故事浅显易懂,道理深刻现实,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内容才更适合出现在自己的简书里。
其实,无论经典名著,还是市井文学,随心而为。逼读也好,喜爱也罢,还有能力读读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