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会思考,你只是缺少一套决策模型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或者,换句话说,其实生活和工作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构成的。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往往一团乱麻,不知如何决策。
由约翰哈蒙德、拉尔夫基尼、霍华德雷法教授,通过40多年的研究和咨询经验,总结出决策的PrOACT模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它包含八个要素:
1、问题 ;2、目标;3、可选方案;4、结果;5、权衡;6、不确定性;7、风险承受力;8、相关联的决策。
一般的决策,前五个步骤就够用了。后面三个是在做重大决策时才会涉及到。
那么,如何运用这个模型来作出决策呢?下面根据这8点分别进行说明。
1、问题。 即要解决是什么问题,是否必要?
问题出现后,先问自己因此受到了什么影响,这个影响是片面的吗?为什么你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即解决这个问题的价值在哪里? )
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出去旅游的照片,触发了你也想去旅游的欲望。你为什么想去旅游呢?如果你只是也想拍那些好看的照片,那问题就从旅游拍照转到了拍照片上了。不去旅游也能拍好看的照片,只要用心观察,家门口也有好的风景,不一定非要去远方。
2、目标。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长远的目标又是什么?
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的方向,你可以根据它搜寻相关信息,并量化完成它所需要的时间精力。
比如,你希望达到每天进行阅读的目标,长远目标是想通过阅读学习获得某项技能。针对这项技能,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打算多久学完?最后分配到每天的阅读就是你必须完成的。
3、可选方案。有哪些可选方案?列举的方案全面吗?
许多时候,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有时自己想出的方案受知识、眼界的限制,可能不全面、不完善(最好能用MECE法则,可以更全面 ),找机会求助有关专业人士还是必要的。
4、结果。备选方案会带来什么结果,你能接受哪一种?
用数据、图表来量化、可视化各种方案的成果,以便进行比较选择。
比如,对于毕业后是回老家发展还是留在当地找工作的问题。可以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等方面进行罗列、比较分析。各种条件相匹配后,方向不同,最后的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
5、权衡。 可以用优劣排序法进行权衡。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最看重哪些指标,在所有指标中的占比是多少?然后根据权重的高底进行排序,将侧重于占比极少的方案先排除一部分,再给剩下可接受的方案进行打分排序。
然后用同样方法再依次考虑比较重要的指标,最后选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例如,对于在哪里工作的问题,如果你最关注“具有挑战性”这个指标,你就可以排除掉“工作安逸、稳定”这一指标。
另外,在使用“优劣排序法”时,也可以同时配合使用“等价置换法”。
“等价置换法”,就是指其中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结果是相等的,它们可以进行对等置换,比如“A公司的A职位”跟“B公司的B职位”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可能差不多,那么对职位的考虑就不用过多纠结。
通过优劣排序法进行权衡,可以避免太注重某项“指标”而做出错误决策。
6、不确定性。不可控的因素有哪些?会因此带来什么影响?
罗列出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不可控因素,确定它们发生的概率以及带来的后果。
7、风险承受力。问自己最不能承受的风险什么?然后避开这个方案。
8、相关联的决策。做完这个决策,你将面临什么新的决策?
决策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新的决策会影响你后续的决策,要考虑清楚你如今的决策会将你推到什么样的境地,那是不是你想要的?
想的长远些,你才能更好地抉择。
比如,你选择工作的城市,它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以及发展速度都会影响到你未来的人生规划。
有了这个决策模型,相信大多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