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知创快讯

立秋之后,暑气渐退,三伏天也迎来了末伏。

末伏,俗称“秋老虎”。进入末伏天,早晚较凉快,但白天的阳光依然剧烈。随着温差的加大,更易诱发多种疾病,此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护,做好养生工作。

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立秋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就会饮食不化、体弱倦怠。

末伏天还是会闷热,仍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注意祛湿。然而,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此外,清热解暑类的食物依然不可少,可食用些益胃健脾的莲藕、健胃和中的芋头,补中暖胃的红薯等。

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身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另外,运动应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以防止津液的过度丢失。因为进入秋季,“燥”为主气,过度的津液丢失,可加重人体眼、耳、口、鼻、皮肤的干燥感,不利于秋季机体的平和。

适当运动提阳气、存津液,才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