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芳华》,诠释着过去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昨天我拿起了那张外公的照片,瘦了很多。从小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总是喜欢在他们身边,用呢喃不清的话嘟囔着,我的幼时经历跟我的外公外婆的离不开。
小的时候,我调皮的不得了,总是喜欢去拔外公的胡子,喜欢去偷核桃,能干的坏事都干了。我翻开了那个妈妈总是不让碰的抽屉,发现了印着毛主席头像的纪念铜牌和军功章。
一个人看着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感受着那个时代该有的元素。我喜欢年代感,更喜欢奇奇怪怪的东西。在那个年代里,诠释着老革命前辈的青春与芳华。黄轩饰演的刘峰是一名好同志,做好事,无私奉献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每天感觉他活得很开心,没有什么压力,做一个好同志,一个拥有雷锋精神的革命军人。
这部影片主要围绕着文工团成员的故事发展着,那个年代里,生活的简简单单。我最喜欢的导演冯小刚导演、陈铭章导演、陈凯歌导演,每一个导演的影片风格都不一样,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具有年代感,陈铭章导演的作品以都市爱情风格闻名,陈凯歌导演的作品充满了对更文明、更和谐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向往。
本片的原著作者严歌苓在书中曾这么写道“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我们看待一个人尚且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观点去审视,看待一个时代更是如此,充满变数的时代只能是让我们用一个复杂的眼光去回视它,既有青春的芬芳,又有混乱的血腥,纠缠在一起,成为沉淀在经过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心底的记忆。
更让人难忘的是,赵立新老师饰演的文工团政委宣布解散文工团的消息时,在整个食堂里,每个人手挽着手,坐在木凳上,唱着《驼铃》,每个人都是含着泪,边哭便唱,这熟悉的节奏在食堂里响着。在食堂里,大家举起茶缸,含泪相拥,那一刻,我的眼眶红红的,我似乎看到了我外公那个年代经历过的步步青春。桌子上摆着佳肴和白酒,每个人都是喝的烂醉,躺在食堂睡了一夜,那一夜,每个人的心都被揪着,都不好受,酒也就没喝多少,喝的不是酒,而是愁啊。
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1975年,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相继离开了大家。而随后,在经历一场场的战争之后,终于迎来了大解放。昔日,文工团的成员们也都一个个的离开了,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而刘峰,因为上了战场,失去了右臂。跟着何小萍去看望昔日陪自己洒血挥汗的战友们,只是唯一能看到的只剩下了冰冷的墓碑。
额头靠在墓碑上,碑前敬你一杯酒,双手拍拍那个冰冷的墓碑。
对于我这个从小在外公臂膀下长大的男孩来说,带来的都是满满的回忆。小的时候,外公总是喜欢拉着我的手跟我讲着他们那个时候打仗的故事。每一次,都是听不够。要不是因为家里结婚的原因,可能外公会一直留在军队。后来,外婆因为心脏病去世了,外公也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住在老宅里,每一天过着那种朝起下田,暮归放羊的日子。
外公是一个很要强的人,纵然有四个孩子但是能陪在他身边也就只剩下了那个孤零零的老宅子。每一次去看她,能给他的除了几件衣服,就只剩下了钱。老伴去世了,自己的一日三餐也是能吃一顿是一顿,糊弄着。外婆出事了,外公每一次都是只能坐在小院里,杂乱的头发,以前的高大伟岸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需要关爱的老人。
后来,工作越来越忙,也不能小时候一样去看看他了。每一次总是呆不了几天就要草草离开,每一次离开的时候外公总是喜欢拿着那个具有年代感的手电筒,在木木夜色中,微弱的灯光照着前方的路。每一次,去看他的时候,总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全都拿出来给了我们。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老不带劲了。耳机里放着刀郎的《驼铃》,手里攥着蜡黄的老照片。
邓丽君的磁带,邮票集,虎头鞋,用枣核串成的手链,小风车。每一件东西,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能我是一个假95后,不喜欢潮流爱怀旧,喜欢那些在别人看起来觉得老掉牙的歌曲,老掉牙的衣服,老掉牙的物品。
这都是外公的宝贝,每一次,去他家的时候,他总是不耐烦的给我讲着那个时代的一切,与外婆的相恋,军队的琐事,参与的战事,每次都是讲的不亦乐乎,我们这些小辈也就没有打扰他的雅兴,竖起耳朵听着。
2016年11月,从北京回到了老家,待了几天。期间去外公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过完春节。当他听到我在中南海对面上班的时候,像个小孩子一样问这问那,天安门是什么样,故宫呐,是不是和电视剧里的一样。
我和他讲着在北京的经历,种种事情一件不落的讲给他听,他越开心,我们也就越开心。好久没有人像这样,坐在他面前了,外公,以前都是你给我讲故事,现在我也给你讲故事。看着外公这么开心,那些姨姨舅舅也就没什么话可说,坐在一边聊着生活中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
在北京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天安门,见到了故宫,中山公园,见到了中南海大桥,见到了传说中的将军,见到了北京人的热情。在中国人民纪念碑前,我深深的鞠了一躬,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敬了一个礼。是这些挥汗洒血的老革命前辈们,给了我们如此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感谢这些老前辈们的努力,我们有了新中国。曾经战功赫赫、铮铮铁骨的军人们,如今已经不多了。
天安门前挂着毛主席的纪念像,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能够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恩德,另一方面,要让毛主席看着自己当初带领大家打下来的江山在历代主席和人民的努力下,越来越昌盛,国家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