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堆旁,两个不同的声音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牧人zp

傍晚,几声抽泣传到耳边,我寻着声音来到隔壁石堆旁,是王姨在哭。

王姨见到我试了试眼角,说自己不中用。我好生宽慰了一番,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王姨患有痛风,时常发作,厉害时连走路都成了难事。就在前几天,儿媳妇嫌她不照顾孩子,闹了别扭,一气之下带着三岁的孩子回了娘家,走时撂下一句话。 “病秧子,这个家你尽了什么责任?”

王姨命苦,年纪轻轻丧了偶,一个人把福生(王姨儿子)拉扯大,供他念书、给他娶媳妇,改嫁的事儿连想都没想过。早就听说王姨儿媳妇是个厉害角儿,这次算是见识了。尤其那“责任”二字,说出来的时候还真惊了我个寒战。

福生是我的发小,外出打工未归,我总想给他打电话念叨念叨,但又怕加剧了这个家的矛盾,所以就忍了下来,心想兴许过几天就缓和了。 事情想的过于简单,情况越来越糟。

福生回家打了儿媳妇一巴掌,老丈人把福生家的门卸了,儿媳妇把孩子关家里不让见,王姨却住了院。

 说别人门清,看自己糊涂。

一个女人为人妇为人母,可别忘了自己的责任。 女人是一个家庭最关键的角色,王姨儿媳妇习惯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总觉得除了照顾孩子,还要伺候这个疾病缠身的婆婆,自己辛苦不说,丈夫外出打工还帮不上,时间长了,便觉得老人碍眼。一股火上来,奶奶甭想见孩子,丈夫甭想踏实工作,日子甭想好好过。真是一人不顺心,全家都闹心。

其实,女人有责任维系这个家的和睦。

有人说,贾宝玉说错了,女人哪是水做的,分明是钢筋混凝土。老娘给你家生了娃,身材走了样,相夫教子就行了,还要背负额外的责任,除非回到母系社会。

女人,千万不要轻易成为点赞中的一员,不要觉得任何一个人的言论都能道出你的心声。

 没有哪个女人希望整日活在敌对与争吵中,和睦的家需要女人尽到自己那份责任,可能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够了,公婆欣赏,丈夫疼爱,儿女知心,这何尝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渴求。女人不能总习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苦了发发脾气,累了抱怨几句,委屈了感觉老天都对不起你,在做出任何一个冲动的决定时,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走向比预想更糟糕的境地,别等到想要去挣扎挽回,却知早已经来不及。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已经做好了被无数人唾骂的准备。有人会说,我只是一个小女人,没有那么大的胸怀。也有人会说,谁站在我的角度看问题?凭什么只有我有责任去维系家的和睦? 女人不要看扁了自己。

 先听一个真实故事。 一个女人生了个可爱的女儿,从此奉为掌上明珠,觉得为女儿做什么都是对的,反而家就成了索然无味的东西。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搬进新楼,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公婆的不舍她丝毫无所眷顾,丈夫的为难她也毫不理会,走之前没有经历任何争吵。

 一次视频聊天让这个女人彻底陷入了沉思。

 他从未见过女儿这样伤心的哭泣,丈夫多了叹息,公婆强颜欢笑,最终还是哽咽的没能说出一句。她开始扪心自问,自己太过自私,是自己的固执在慢慢抽走家的温度,她毅然决然带女儿回到了公婆身边。在女儿看到爷爷奶奶的那一刻,女儿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她眼泪潸然。

我妻子就是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

女人是感性的,容易在平凡生活中触景生情。从那以后,我知道一个女人承担着多少责任。 感谢上苍让我走进这样一个家。这个家有女儿的笑声,有丈夫的理解,有公婆的宽厚,还有一份浓浓的爱。

我一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温馨和睦。感谢生活给我的启示,让我懂得女人的责任,也懂得尽到这份责任后,收获的不仅仅是旁人的赞许,还有那个纯粹灵魂的回归。

后来,福生道了歉,媳妇亲自把王姨接出了医院,老丈人抽着烟,琢磨着门是不是该换一换。

我心里纳闷,这一家人怎么就重归于好了,不管怎样,还是为他们高兴了好一阵子。

 “宝儿……” 我寻着声音望去,还是石堆旁,还是王姨,身边的孙儿踉跄着在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