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目《大崛起》
《大崛起》,是一部重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运作机制,为人们开拓经济视野的作品。
主要探索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讲述了中国政府通过运营土地资产、推动经济增长的运作模式,为中国经济崛起补充了一个微观层面的重要解释。
首先,从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中,介绍了中国政府用土地创造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
土地之所以成为资本来源,不仅是因为它能通过交易换取资金,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金融手段,创造出新的资本。
就像在深圳早期的城市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开发区的运作过程中看到的那样。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地方政府纷纷借助本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将土地作为信用抵押向银行贷款,或者向社会发行债务,撬动了大量的资金,用来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并在招商引资中争取优势,以更快的速度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领先的经济高速增长。
其次,探讨了以“土地金融”为核心动力的中国经济增长背后,有哪些经济原理和启示。
回答了一些比如银行为什么能创造货币,货币增长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靠借债发展经济能否持续等等问题。
政府通过运营土地创造资本,本质是将公共产品的未来收益提前兑现,作为经济发展的资金,这符合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
当社会存在闲置生产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政府通过借债或增加货币来推动经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由此伴生的债务风险,也需要我们重视和警惕。
最后,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转型问题。
成功的经济增长必须完成一个转型,那就是从资本型增长到运营型增长,也就是从“花钱的增长”到“挣钱的增长”。
只有当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借债投资为主,转变为居民消费为主,经济增长才算成功。
这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40多年的大崛起之后,能否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值得思考的是,对于通过借债来发展经济,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社会上也有一些争议。
对此,无论是说“土地财政”,还是说“土地金融”,债务都只是调配资源的工具。
至于债务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安全,那不是工具自身的问题,而是如何使用工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