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35/108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学习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最佳状态,你想知道怎么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吗?
在校园,我们的学习方式有太多的针对性,离开校园以后,这种思维方式在社会上非常不适用。
生活就多变的、灵活的、复杂的,我们会遇到很多我们在校园里完全不一样的人和事,这非常考验,我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的实践能力。
我们要想融入社会大环境,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下面再讲一个基于认知科学的原理,建立起来的更搞笑,更科学的思维模式和终身学习系统,进行自我的知识管理,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让我们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这个方法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读到的知识放到对应的素材库。
我在阅读一本书时,总是以作者为本位,然后在厘清作者的思路,作者的表达的观点,书里有哪些新颖的独特的地方。
今天分享的这个知识管理方法,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让我们读完的每一本书,针对生活中现象,更准确的判断。帮助我们打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障壁,理解种种现象背后的原理、机制和规律,也就是“know-why”(知道为什么);要么,是能够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行动,帮助我们克服障碍,规避问题,抵达想要的结果,也就是“know-how”(知道怎么做)。要么,是能够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行动,帮助我们克服障碍,规避问题,抵达想要的结果,也就是“know-how”(知道怎么做)。
这就是“库伯学习圈”调整而来的。我把它分成三个支柱:运用,思维和知识。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按图索骥。
学习的目的不是模仿而是自我的内化后的应用。
我们阅读的意义就是通过广泛大量的阅读,让这些知识彼此碰撞、对抗、融合,去芜存菁,找到真正的精华所在,纳入我们的心智模式。
阅读是个排沙拣金的过程,同样是书,因为作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经的起检验的,这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主题阅读,同时以概念阅读为辅,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链会更科学实用。
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就是使信息之间更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张详细的知识地图。
主题笔记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笔记系统的中枢;而概念笔记是用来辅助主题笔记的,用来查阅和补充信息,被主题笔记索引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