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71:回到黄河淮河流域
禹贡·下
导沇(yan)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详解
沇水,《地理志》说出自王屋山,到河内武德入黄河,溢出为荥泽。
王屋山在济源市西,济源一听就懂,济的源头。沇水今天地图上查不到,大禹导沇水东流成济,倒是符合王屋山与济源的位置关系。

卫星地图上淡淡的灰蓝线是河流。王屋山下方是黄河,晋城的左边是沁河,可以看到过境武德有一条河注入了黄河,正是沁河。
荥今天在地图上留下了荥阳之名,山南水北称为阳,荥阳应该在荥泽以北。今天荥泽只留下地名——荥阳的荥泽大道。

《水经》记录济水的流向:王屋山-温县-巩县-成皋-荥阳-荥泽。
过了荥泽,济水过定陶南,向东到曹州府西,分成两支,东南和东北,东北到巨野泽,过寿张,与汶河交汇后,继续东北在利津入海。东南支流到鱼台县,为荷水,不知是否就是现在的独山湖、微山湖。
汶河出自泰安莱芜,西南流。
济水大致脉络如下:
今天的河道当然面目全非了,历史上光黄河下游就多次改道,华北平原就是黄河的冲积扇。还好中国地名有很强的延续性,还能掌握大致走向。不过地名变迁没有任何考证。

原文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淮河流域。前些日子刚好看过淮河的纪录片,说淮河的源头在河南桐柏山。桐柏山如今叫桐柏山淮源名胜区,山下有淮源镇,出发到桐柏县城,有淮河源广场、三源大道,总之地名先得占住了。
淮河在地理上有重要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中国南北,淮安还特意搞了一个南北分界线标志,人为划分的虚拟的,当真了,很有旅游开发的冲劲。除此之外,淮河不如黄河、长江那么有名。
《水经》的说法与纪录片不同,说淮水出自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也在桐柏县,东北过桐柏山。又说淮水和醴水同源,西流为醴水,东流为淮河。
两种说法都记着。
郑玄说凡是说导,就是发源在上,未成流,开个道导流。就这样淮河出发了。
向东到下邳淮阴县(淮安),泗水、沂河从西北来注入,继续向东入海。我工作过的地方刚好都能接触到这三条河。
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