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义----对过去的深度总结和思考
作为一个职场伪老司机,很惭愧和那些优秀到人生开挂的人相比还远没到实现财务自由的时候。这是一个很沉重但又不能回避的话题。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用功读书,爸爸妈妈寄予厚望,为的是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大众对好工作的定义往往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工作一开始的意义就是为了赚钱。当然现代社会一个有手有脚的正常人要饿死也比较困难,所以钱更多的是满足我们更深层次的需求。
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份工作而每个小孩也都要念书。可是如果听说某某不用上班我们会羡慕的眼光而某某家小孩不去念书我们又会投来鄙视的眼光。人的本性往往是懒惰的。大家向往的日子可能是这样的: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用打卡上班,每天的任务就是买买买,各地旅游,品尝美味佳肴,体验异国风情(你看每到长假,旅游开始旺起来)又或者你想到的样子是这样:开着豪车,提着现金,出入赌场和KTV,身边围着一堆美女和你左拥右抱。(夜幕降临,会所和KTV开始热闹起来,正所谓灯红酒绿,寻欢作乐。这些地方往往是有钱人的聚集地,金钱美女权利欲望充斥在这些地方)而工作恰恰相反需要你付出劳动和时间,工作越久我们越发焦虑,因为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工作。想想自己是不是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好久没去外面溜达了,好久没有看自己想看的书了追自己喜欢的剧了,老板一个电话让你把活今天干完,你还有心情风花雪月吗?不可能!除非你突然财务自由,或者早打算不干了。大部分人还是会理性地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哪怕是通宵也要完成。学生年代你也许会因为不喜欢课或老师而逃课,你可以任性!可是当你在公司上班,领着公司发你的薪水,你就要收起你的锋芒你的个性,你需要接受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完成公司安排的任务。哪怕你非常不幸遇到了一个无能的或者不愿担责任的领导又或者整天开一些无聊没有营养的会议又或者给你的工作琐碎到让你怀疑人生。你也必须要挺住,因为这是工作,不合胃口你也要吃下去。大部分人在长久的重复劳动中磨去了棱角或者说已经麻木习惯了,他们不愿再去思考自己未来的其他无限可能或者迫使自己学习新的东西。你看高速公路的收费员,超市的收银员,营业厅的服务人员,每天的工作是不是琐碎而又重复。他们明知道这样的工作是很容易被替代的但是他们还是任劳任怨的做下去,直到有一天一个收费站要被拆除了,36岁的工作人员哭喊说:自己的青春都献给收费站了,除了收费自己啥都不会,以后怎么活?!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83岁清华学霸被阿里巴巴年薪40万争抢。
其实做什么工作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自己愿不愿意做出改变。同样是体制内的刘慈欣为啥能写出三体这样的旷世巨作。工程师不代表不能去尝试写作,内向的人不代表不能去做销售,理工科的人不代表英语就差,我们不应该禁锢自己,而应该不断去尝试寻找自己的天赋。我相信人工智能终有一天会让我们摆脱琐碎重复机械的劳动,作为地球的最高智慧主宰者本应从事更有活力更有创意的事情。
我们的焦虑从何而来
记得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很火:上海30岁月入3W,为什么还是焦虑?也有人说自己月入5W焦虑的。知乎大神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焦虑,是因为你的收入结构不对!,如果这三万是由两万收的房租和一万月薪组成的,那他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怎样的收入结构才是对的呢?
普通人的收入来源一般分为两种: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也有叫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
所谓主动收入就是用时间来换取金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比如工作的收入,工作才有,不工作就没有的收入,它是一种临时性收入,做一次工作得到一次回报。
所谓被动收入(Passive Income),就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乍看上去有点像“不劳而获”,实际上,在获得“被动收入”之前,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劳动和积累。被动收入是获得财务自由和提前退休的必要前提。
打个比方小李热爱写作,业余靠投稿拿稿费那就是主动收入,后来名气大了,写了本书,这本书出版后销售产生的版税就是被动收入。又或者每天去上班,月底发工资,这个工资就是就是主动收入,后来工作了10年攒够了钱买了套房子,把房子租出去每个月收租,这个租金就是被动收入。看过《富爸爸穷爸爸》书的人应该能想到更多的例子。就好比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相创业或者做自媒体,往更远看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打造一条被动收入的管道。当然如果没有野心没有毅力做支撑的话,那还是老老实实打工更适合自己,只不过我们会离财务自由越来越遥远。
财务自由的定义可以概括成:当资产收入或者说你的被动收入帮你挣的钱大于你生活的各种需要所需的钱的时候,你就得到了财务自由。
最近我正好在听樊登读书会,樊登老师讲到了自己创建樊登读书会的想法和经历,从做咨询到去讲课,再到卖PPT,再到创建APP,从而拥有了被动收入,实现了财务自由!这个时代通过知识变现而财务自由的人很多很多。我认识的一位苏大老师除了平时上课做科研也会在业余时间做培训项目半创业,借助自身优势扎根培训行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头脑有远见的人。更不用说那些各领域大咖如吴伯凡,薛兆丰,香帅,刘润,梁宁等老师在得到开设付费专栏。据说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卖出了5000W。可见知识付费有多火。当然知识付费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就不做展开。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提高自己被动收入的能力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押注在主动收入中。
不论是樊登还是罗振宇,不论是马云还是马化腾,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最近这几年很火的知识付费也让一些有见识会演讲的人走红,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老师,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冬吴相对论的主持人吴伯凡和梁冬。我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爱读书会演讲而且知识渊博,我本人非常喜欢他们的跨界思维。每到跨年的时候,当别人家守着电视看跨年晚会的时候我会守在深圳卫视旁,因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又要开播了。尽管外面有些人喜欢抹黑罗振宇,作为一个粉丝+忠实用户,我坚信他是用心在做知识服务普惠大众。
大佬们的金句总有那么几句话会戳中我们的内心。比如樊登的“就算别人用固定型心态看你,你也要用成长型心态看待自己!”,罗振宇的“凡我赶不上的,我就做好准备,到未来等它。”,乔布斯的“你是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
我也曾梦想自己财务自由的那一天:去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追自己喜欢的明星,投资自己喜欢的店铺,比如开一家高逼格的日料店满足自己的日料控和把玩那精致的器皿;开一家猫咖店,邀请亲朋好友来撸猫喝咖啡和打牌满足自己对猫的喜爱;或者开一家清吧邀请异国朋友做主唱,每当有体育竞赛的时候在大屏不停播放,和朋友举杯畅所欲言,让身心疲惫的上班族在这儿卸下白天的面具。梦想归梦想,我这辈子不会有电影《西虹市首富》王多鱼那般好运一夜暴富!
不过哪怕我们起点再低再普通也不应该限制自己的梦想。我知道有人会说阶层固化,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如果说大佬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甚至改变世界:如滴滴的程维希望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樊登读书会的初衷是培养国人阅读的习惯,马云的阿里巴巴是希望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诚然,这些伟大的公司和创始人绝对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推进社会进步和繁荣的而存在的。当然我们可能没那么大的雄心抱负,但还是可以定一些小目标尝试改变自己。如果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会沟通那是否可以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社群活动来给自己更多锻炼的机会。我非常推荐在工作之前去参加体验一次义工旅行,也许你会对世界有了新的想法。还有一些人体质较弱要么偏胖要么偏瘦,那是否可以培养一项体育运动作为爱好又能健身还不乏乐趣。我机缘巧合找到了自己最爱的健身运动“游泳”,现在我不但经常自己游泳我还会尝试指导那些想学游泳但还没找到方法的人,我自己也从中找到了社交和教学的乐趣。还有我碰到过一些企业白领专业知识很扎实可是工作效率还是低下,主要还是很多工具使用不熟练又或者语言搜索能力不行,那是否可以尝试花时间去学习下时间管理,思维导图,PPT和EXCEL和写作这些提升工作效率的通用技能。虽然我们这些小目标和整个社会并无关系,但是坚持下来足以改变你自己而最终受益。学习一样新东西会打开一个新的窗户让我们接触到新的世界认识新的朋友,我坚信这一点也会积极的践行下去。
我们为什么要找工作?
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工作都是反人性。如果可以,我们当然不想去工作。我们可以宅在家里刷微信刷朋友圈,刷抖音,玩游戏快乐的度过一天,也可以和朋友出去打牌,看电影,逛街,购物,约会,旅游,这些花钱又费时间耗体力的事我们有抱怨过吗?正如男人爱美女,女人爱打扮,这些都是我们的本性。而让你连续加班工作还不发加班费你是不是要抓狂骂公司没人性。当然一个真正有事业心有追求的人是不会去计较时间和金钱的得失,不过这样的人不多见而且往往来自创业者。更多的打工者会习惯的把工作和金钱串联在一起,把工作定义成为别人工作,给老板打工。而从未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样我们很难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也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一些所谓的职场老人常常用看透一切的眼光教育新人,“别傻了,这工作没前途。” “能捞赶紧捞一把走人”等等来迷惑新人。如果工作一味地朝钱看,我们会过得很焦虑。同样的岗位相同的工作和时间,人家收入是你的几倍,你会不会很难受,内心一遍一遍的拷问:凭什么?所以追寻发现工作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比用工作换取金钱来的更加重要。马云不是说过,当你把想要做的事做成了而且做到了极致,赚钱只是顺带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把眼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一味地谈钱。
我们一定都曾听说过这些励志的故事:他们能聚在一个小房间为了共同的梦想连续几个月没日没夜的工作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最终把一家小公司做成了世界级的伟大公司;你是否碰见过一些非常自律的人能长时间做别人看来很傻的事情,那些之前嘲笑他不懂生活的人现在还在老老实实的上班,而他则从一位普通上班族蜕变成无人不知的大作家,拿到雨果奖,和美国总统合影,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成为人人羡慕崇拜的偶像。你看这些人这么多年努力的坚持从来就不是为了钱,但是最终却活成了人人都想要的样子。而大多数人活了一辈子频繁的跳槽只是为了用自己每天固定的八小时去换取更高的报酬而没想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己的快乐源泉?以及寻找到自己热爱并甘愿奋斗一生的事业。为了未来的升职和加薪每天很努力的样子,看着老板的眼色,盯着自己的KPI。为了一个经理或者总监的抬头拼的你死我活。还有一些小老板不停的找项目赚快钱,自己擅不擅长不重要,重要的是来钱快。很多皮包公司,卷完一波钱就走人了。
回到前面,我们为什么要找工作?
好吧!当然是为了钱为了生存,Go Deeper ,因为我们还没办法给社会创造直接价值,需要依靠组织或者企业的品牌和知名度来间接的输出自己的有限价值。我们的价值通过分工协作最终形成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上,而由于太多的分工和上游下游链导致个人很难看到自己的价值体现。比如前台这个岗位,如果离开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在企业中却有一席之地,甚至还有从前台变成高管的案例。类似这类依托企业存在的岗位还有很多,如收银员,售票员,空姐,偏事务类的公务员,车间工人等等。如果你读过塔勒布的《反脆弱》这本书,你会发现培养反脆弱性的重要性。即不仅在风险中保全自我,而且还能变得更好,更有力量。言外之意,离开了这份工作,我还能过得更好。
如果突然有一天,公务员和出租车司机同时失业了,您觉得,谁会先找到下一份工作呢?
由此可见,越是依赖企业而存在的岗位亦或是四平八稳的岗位脆弱性越高。而一线的销售人员却是直接贡献价值和创造利润的特殊群体,我说的是直接面对客户外面跑市场的销售,而不是只会打打电话做几份报价待在办公室里的销售。虽然产品的质量也相当重要但是一个厉害的销售卖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他们自己,要知道华为刚开始做交换机为了抢占先机,机器还没调试完,就已经先卖出去了。这就是销售的水平!不管在哪个行业,销售在任何行业的地位和话语权是最高的,因为企业最终要面对客户把产品卖出去,而销售是连接客户和产品的桥梁纽带。正因为销售自身的能力也再一次印证了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论,一个反脆弱性强的人更能适应这个社会。而越强的人则越不需依赖于组织而活。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厉害的销售今天可以卖A产品,明天也可以卖B产品。他可以带走客户,自己组建团队,做代理商,经销商或是自主创业只要资源人脉客户关系到位。销售技能的确是通识技能里我最想要的。
好多人羡慕销售的高收入但是又不大愿意去做,有的觉得自己吃不了销售的苦或被人拒绝的难堪,有的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反感那些为了拿单还要堆着笑脸围着客户转的人,还有的觉得做销售没什么技术含量都是靠忽悠,收入也不稳定。我们一定曾经厌烦那些电话营销,朋友圈里的微商,路上的传单,QQ群的大量广告,电梯里的小广告小卡片,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插播的跳又跳不过去的广告,厌烦归厌烦,我们的生活工作其实处处都存在着它。你是否会为了哄女朋友开心,做过很多浪漫的事情,说过很多甜言蜜语。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刻意包装自己的简历,积极的准备面试。为了晋升努力的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又或者使劲的拍领导马屁。营销自己何尝不是一种销售。谁不想谋得一份高薪,讨得女友喜爱,获得领导垂青,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去学习销售,学会推销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可。
很多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帮厉害的销售团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前网上曝光的阿里中供铁军,其中一段话让我受益无穷:第一,你不是来打工的,你是个创业者,阿里巴巴是个平台,能给你成就梦想的机会;第二,你不是销售,你是在帮助你的客户成功。虽然这里说的是销售,但是我觉得我们所有打工者应该摒弃打工者思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个体(具体下面谈到)或者借助公司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自己的梦想。我是为自己工作!
销售是一门学问,觉得只有那些没有习得专业技能的人才会去做的事。但是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和超级个体的时代,我愈发觉得它和写作演讲一样是一项通识技能,越早实践越对自己有用,特别是在个人品牌,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这类新名词不断涌现的年代,普通人越来越有机会崭露头角,那么学会销售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我采访询问过很多人如果某一天不再公司上班,有何其他打算或者说靠什么而活。大部分人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公司倒闭或者裁员,大家一般会从这一家跳到另一家或者在一个有编制的单位工作到退休,我们习惯了等待老板等待公司分配任务,习惯了等待每月按时发放的薪水却从未想过任何其他的可能。
其实根本原因是:离开公司或平台我们什么都不是。在单位,除了销售是真正面对客户面对市场外,大多数人都是在组织机构里面按照既定的流程在执行。所以很难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和外部的激烈竞争。你去参加感受下国内国际的大赛,你就能感受到实力的差距,自己的渺小,当然说句不爱听的话,可能我们连参加大赛的资格都不够。这就是为什么成为电影明星的是极少数人,成为竞技选手也是极少数人,有多少人能成为范冰冰,又有多少人能成为姚明呢?我们大多数人相貌平平,资质平庸,别说是演艺电竞体育这类门槛很高对个人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就算是传统行业,我们都要面对无数的同行和竞争者,有那么多比你聪明又肯吃苦的人,我们拿什么去和人家比拼?之前不是有句话传得沸沸扬扬,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勤奋,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马云关于互联网盛行的996文化也曾表达过自己的意思,你想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不付出怎么行。好吧,不是我们想找工作,而是我们还没具备单打独斗的能力。一旦离开组织或者企业,我们就要赤手空拳的面对四面八方的野兽,不管我们做什么都会遇到同行的竞争和挑战甚至还有政府的阻挠,人家才不管你是个人还是企业,蛋糕就这么大,凭什么要分给你一份?你是否准备好了孤身应战?而在企业内,我们遇到的只是工作上的挑战,按月发放的工资,以及得心应手的工作,是不是开始飘飘然,公司业绩突飞猛进,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哪里是自己真厉害而是公司平台的成功给了你一个错觉。等到真自己出来创业了,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助,我们所认为个人的成功仅仅是倚靠公司平台成功产生的错觉。换了你是会去羡慕一个大公司的高管还是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草根创业的自媒体人?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如果你离开了现在的公司,你之前的供应商或者客户还会来找你吗?你离开了公司,还会和前同事有往来吗?你还会和之前的老板谈笑风生吗?我理想的工作应该是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你不是给老板打工,上司即是你的上司也是你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所长,做自己喜欢的事,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很多人一毕业就选择去做公务员进银行去国企央企,因为有这么个保护伞可以让自己风险几乎为零。外面世界变化再大竞争再激烈奈我如何?哪怕我什么都不会,我照样可以拿着稳定上涨的工资。我之前听说一个故事,一个不会教书的老师,校长拿他没办法,分配他做图书管理员,薪水照样不变。还有某某政府机关人员,好多年没打卡上班,政府照样发他工资好多年都没人知晓!
人人都应该尝试创一次业
人工智能迅猛的发展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做的还是简单琐碎重复的事务,比如交警每天要出勤指挥交通,一年下来也许就换了不同的地方指挥;司机每天的任务就是开车,一年下来开的还是那辆车;老师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若干年下来还是站在那三尺讲台教着同样的课本只是换了新的学生新的面孔;财务每天都忙着处理数据,几年下来发现自己没离开过这张办公桌和excel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人事每天忙着做考勤,筛选简历,安排面试,新人的入职办理;库管员忙着不停的收货和发货,厨师每天反复的给客人做那些菜,快递员投递完这个包裹接着赶往下一个地点。很多工作做一年和做十年差别不是很大,而我们做的越久越很难全身而退,就像之前的收费站大妈在这岗位干了那么多年,除了收费啥都不会。可是她有没有想过这些工作迟早会被机器替代。智慧城市,无人工厂,无人酒店,无人超市,无人汽车,以前这些不敢想象的事情正在我们身边悄然诞生。
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普通人很难得知,但是我希望未来人能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而不是面临失业。为什么是传统的8小时工作制而不是6小时甚至4小时?我们都应该有创业者思维:想办法让自己花更少的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想创业的人比任何国家都多的多,这也导致了中国迅猛的发展,而在国外由于福利保障体系的健全,很多人可以一份工作做一辈子。而在中国草根在创业而高管也同样会去创业。一大清早如果你能推着一辆早餐车在大街小巷里叫卖也是创业了。
创过业的人很难再回去踏踏实实上班:我之前认识一个开淘宝店的老板自由惯了,后来电商不景气了,他店铺一直亏本,不得已临时找了份工作,但是多年的经商经验让他的眼界不再局限于靠上班拿死工资,空下来他就会千方百计去寻找新的机会。他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我钦佩他受到挫折而依然绽放的创业激情。没人驱使他做这些事情,但是他却愿意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琢磨去实践。放飞过的金丝雀还会愿意乖乖回到笼子里等你来喂食吗?不过我也遇到家里有数套房产,光收租一个月就好几万却仍然为了几千的工资每天来上班的,也有看到刚毕业不久的小鲜肉开着宝马奔驰来上班。每个人工作的动机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时间,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了提升自我,实现价值。
大多数人一定觉得创业有风险,上班最稳定。而樊登的新书《低风险创业》却带给我新的观点,其中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创业不应该是件高风险的事,优秀的企业家从来都不是冒险的人,而是更善于控制风险的人。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听听看。
如果一个人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每天都比上班赚更多的钱记住是每天,(我有个朋友,家里也有产业,但是有淡季和旺季啊,旺季的时候最高一天能赚几千,可他还是来上班,哪怕这份工作在我看来有多无聊多没前途,起码稳定,每个月公司会固定发他薪水还给他交社保。)我在想假如他的产业每天都能卖那么好,他定然不会再回去上班。上班的意义就是赚钱。
还有一类叫自由职业者的群体。他们不看老板脸色,自己支配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顺便把钱赚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不过没有刻意练习和自律,我们所追求的只能称之为副业而不是事业。把兴趣爱好变成工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当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华开始被市场认可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依赖企业而直接给社会输出价值,自媒体,网红,大V,自由职业者。。。当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才被他的理想吸引进来一起奋斗。请参照《吸引力法则》,为什么马云能把蔡崇信拉到麾下?程唯能把柳青拉到麾下?为什么有些企业斥重资都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或者优秀的人才都纷纷离开。
一些感触
多给自己创造机会,多培养兴趣爱好,如果有能力有精力就多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他们会在不经意成为你的粉丝成为你的客户甚至成为你的朋友。
向高手学习,单位里的上司或者老板未必就是你学习的楷模,他们也是来上班赚钱的,没人会无私的把所有会的东西教授给你,没人会每天来关注你的成长。高手更多是公司以外的人,未必和你做着相同的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往往给你新的启发。而很多知识和技能又是相通和迁移的。一个有能力卖A产品的人自然有能力卖B产品,会一门外语的人可以做翻译也可以做老师还可以去做外贸。学习写作和外语不是文科生的专利。只要有兴趣就应该制定目标执行下去。多数人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拖延症导致本来今年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年,明年到了又拖到后年,人生一共短短几十年,要改变自己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如果未来不想留下遗憾的话。
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泛泛而谈。有些人喜欢制定自己能力之外的大目标,如几年内成为公司高管,几年内年入百万。这类目标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展开和分解。不如定一些小的看得见的目标,往往更容易让人坚持。比如你可以为了身体健康给自己定个每天行走一万步,或者你希望拓宽自己的人脉约定每个月结交一个新朋友,或者为了成为自由撰稿人可以约定自己下班后一周输出一篇文章,尝试投稿和做自媒体。设定完目标后,就是等待量变到质变。就像做销售的甲谈到第100个客户终于拿下第一单,做设计师的乙做了100个图终于得到领导的赞赏,做文案的丙坚持在公众号写到第100篇文章终于拿到了10W+的阅读量。当你定好目标后,请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很难得到别人的支持和鼓励,相反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你一定要坚持到蜕变的那个时刻。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别人耀眼的时候而没看到他们背后的汗水和毅力。
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们,受资本家压榨剥削,而大多数人觉得自己和那些有才华高学历的人相比没有别的去路,否定自己,限制自己,就一直这么耗着,他们从未想过尝试或者学习新的东西也从未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每天晚上下班刷手机玩游戏麻痹自己对未来人生的思考,然后日复一日直到被人工智能取代。也有一些人决定冲破枷锁,觉得反正工资不高,活也不轻松还不如自己做点小生意说不准能发财,你看到的街边的小摊贩,烧烤店,早餐店,足浴店,水果店,便利店等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和同样在外地打工的兄弟姐妹一起搞起来的,外地人肯吃苦,我们看不上的起点低不需要太多文化的正好给了他们机会。还也有些颇有姿色的女孩子不想吃苦去做主播或者去会所工作的也大有人在,在他们眼里哪个来钱快就去做哪个。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但是起码是在为自己打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拿我楼下开打印复印照相馆的一位老阿姨,她的业务很简单门槛也不高,就是给人做打印复印排版,拍证件照,修图等工作,一台电脑,一个单反和一台打印机撑起了一个小店铺。而她一个人已经坚持了十多年,类似这样的小店真的太多,我也举不过来,但是你肯定能发现他们的存在。他们也没那么大野心,能自给自足就够了。大多数默默无闻的付出也有少数人赶上风口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火了。
比如下面那位:
没错,他就是人称口红一哥的李佳琦,从月入六千的美妆导购,到月入六位数的直播网红,他只用了三年!
我们羡慕他的赚钱能力及所拥有的千万粉丝数,却忽略了他超乎常人的付出。每天晚上7点,直播到次日凌晨一点,直播结束后卸妆、总结,凌晨4点爬上床睡觉。中午12点到下午5点,选品,准备晚上7点的直播。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别人下班打游戏,他在工作;别人放假出去旅游,他在工作;甚至别人都睡觉了,他还在工作。一年365天,他做了389场直播。有次直播试色口红数量,竟然试了189支。懂化妆的女生都知道,一般试口红凃上两三支,嘴巴就会痛了。可是这个男人,他能一口气在直播中试189支口红!直播结束后,他的嘴巴已经没了知觉,跟打了麻药没有区别,直到吃一口东西,才觉得嘴巴在燃烧。
但是,他不敢停下,一天都不能断。
因为他怕!
每天淘宝的直播至少有10000场左右,如果他稍微停一下,他的粉丝极有可能被其他9999场直播吸引走,也许第二天就没人来看他的直播了。
长期高强度不间断的直播,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直播的时候,说话都特别困难。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停掉工作,而是抽时间去医院做雾化治疗,喷剂随身带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放在身边救命”。他曾经高烧一个多礼拜,因为怕掉粉,依然坚持天天直播;他曾经白天黑夜连轴转,不眠不休,将工作持续了40多小时;他曾经整整大半年,没有出去逛过一次街,跟朋友约过一次面;……
和李佳琦这样的人都很自律,他们能坚持做一件事情。你可能今天心血来潮做了个公众号,花了几个小时排版写了一篇文章晒在朋友圈自我感觉不错,但是你是否可以坚持一直输出下去,我有一个微信好友,他是做外贸的,虽然业务很忙,但是他总会抽空更新他的个人公众号给我们分享他对创业人生的感悟,而我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到他整个人目前的状态还受到了启发。这样的人真的好多,散播在各个平台,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输出!
外面世界竞争的激烈是我们上班族很难想象的,但是辛苦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往往是惊人的。正如某人说的那句话:我们真的是抛弃了很多,才得到了很多。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没有梦想或者目标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这就如被蒙蔽双眼拉磨的老驴以为自己走了很远其实原地打转。如果说上班的8小时我们无法掌控,那么你还忍心把下班后的8小时确切的说可能也就4小时浪费在手机电视游戏上吗。据人民日报公布了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国人在2018年的平均阅读量是4.67本,而这个数字在美国是9本,日本则更加夸张,达到了四十本。我们真的忙到没有时间读书的地步了吗?
有了目标和梦想再来谈当下的工作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不论是想今后年入百万或是出书或是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一定要敢想敢去做,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眼光。
罗振宇倡导的U盘化生存:即个人不再依附组织生存,而不再依附于一个机构或组织。通过互联网内容平台、知识付费平台或者共享平台,你可以灵活地出售时间、技能和金钱,获取收益与打造自身的圈子人脉、个人品牌与影响力的机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一个时代。在互联网这个大千世界,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和选择太多,学设计的可以入驻千图包图我图等平台,学写作的除了投稿还能做自媒体,做快递的可以入驻美团饿了吗,做出租车司机的可以滴滴也可以嘀嗒,会一门外语的可以入驻教学APP进行远程教学。如果要继续说下去,恐怕一天也说不完。我们应该努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培养自己的1000个铁杆粉丝,找到自己的价值输出点,只要你能随时提供别人帮助,你就是有价值的。
每个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聪明的人从来就珍惜自己的时间,你的时间应该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上。越是厉害的大佬越是会舍得花钱买别人的时间。
我的碎片Idea:
跨界学习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找到乐趣,学习起来自然会很快。
很多人不愿意改变是因为他们畏惧接触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人
开放的心态,好奇的欲望。
要么让自己有才华要么像马云一样把有才华的人聚集过来,
不要去羡慕BAT那么高的收入,做自己小而美的产业。有些事情本来就不是我们能去做的就不要去纠结和羡慕,不如把时间精力花在自己能做且又喜欢的事情上。
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如果有时间学习下营销,演讲与口才,新媒体写作这些百益无一害的东西。
写下25个目标然后抹去20个,剩下5个就是你最需要做的。----来自巴菲特
如果创业就从自己最熟悉的或者有资源的或者最擅长的开始。
提升自己,参加活动,参加比赛,社交平台不断输出曝光自己。
制定目标反复练习-熟练后离开舒适区-在制定更高的目标反复练习以此循环
尝试多种工作或任务,找到你不为钱不计较时间都愿意坚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又能对别人有帮助的。
学习新东西,通过所学帮助别人都会让人变得更自信。如果要我挑一种本领,我会选择快速学习能力。
结识到一些有活力有想法,一起共同进步的人。
会演讲和懂心理学的人在社交场合更自信更占主导地位。
很喜欢李翔知识内参,可以让我们在碎片时间里继续学习。
多学习一些通用技能(演讲+PPT+数据分析+理财+写作+市场营销)
最近听冬吴的相对论,又学到了很多有趣的观点:
发现自己的优势:往往自学的东西才是自己最擅长的,侧面说明了你真喜欢做这件事,你就会自己去学习而不是等人家来教你
为什么有的人做公司做得好,因为事业成了他生命一部分,创始人自身生命能量的外化,乐此不疲的去做。每个人总有爱的东西,你坚持你爱的东西,你就可以成为专家。而公司和个人悲剧,就是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匆忙去做一件事,非常累和痛苦,你还在琢磨看各种商学院的书, 爱迪生说过,成功等于99%勤奋和+1%天赋,但是你忽略了还有比爱迪生更勤奋的但是一事无成的人。
那些真正很成功的人其实也是有很多缺点的,之所以他们那么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这些缺点,而是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有很多人想要努力的弥补自己的缺点,结果无非成为了一个中等的人。平庸的人还有个特点就是守规则。
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是靠内在的驱动力完成, 培根说,真正有用的东西全部是自学来的。1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2自学是我要学习,传统是要我学习,父母给小孩选学校,要他学习的逻辑。学校应该是让小孩变成我要学习的。公司也一样,要我创新和我要创新,最后做出来结果完全不一样。你知道自己最想享受做什么吗?如果不知道,做个简单冥想,列出你能想象的人生最快乐的五件事情,然后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你会发现原来你是如此奇怪的人,你把奇怪的优势发挥出来,你就成为卓有成效的人了
写在最后
世界真的从来就不公平,有人生下来就有好几套房不需要工作,靠收房租就比普通人过得好;而有人生下来却负债累累,拼尽全力勉强养家糊口。我也经常抱怨,可是抱怨有用吗?自己该走的路还是要走下去。
人生最难得的,是在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时,还能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生活的琐碎打败,不以外界的标准评判自己的人生。
没工作就没有收入,我们大多数人不得不为现实而低头,那些在铁饭碗下生活一辈子的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滋味。
成年人的社会没有“容易”二字,给我们留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少。思考未来应该做什么,应该放弃什么,保持自己的好奇心,追随自己的内心,刻意练习,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