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语】‖80后的麦收记忆
文/蜗牛儿
每年过了芒种,父母总要操持着回老家,因为要收麦子了。老家里还有七八亩的地,每年都是一季玉米一季小麦,我这可是真的“家里有块地”啊,哈哈哈~
网图侵删趁着周末休息,一家老小收拾妥当回老家。今年春天气温低、风大雨水多,路边地里的小麦还有些泛青,没有完全成熟,看样子要收割还需等一段时日。母亲说:“若来几天西南风刮着,再有晴好的太阳晒几个晌午头,要割麦子也等不了几天了。不过最近千万别刮风下雨了,要不然麦子倒伏在地里,收割机进不去,只能用镰刀割了……”
满目金黄的麦田回到家后到田野里走了一遭,看到满目金黄的麦田,不禁陷入了对麦收的回忆……
『割麦篇』
芒种过后,麦子即将成熟,家家户户就要收拾好各种农具准备割麦子了。割麦子的当天,大人们早早起床,趁着太阳还没升起,气温还没有热起来,抓紧时间去地里割麦子。
那时候割麦子的工具只有一把镰刀,割的时候要俯下身子,用左手反手一搂,抓住一把麦子,然后用右手拿镰刀贴着地面往上七八公分的高度把麦秸割断。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我一直觉得非常帅气,就这样挥舞着镰刀一下一下割,脚步往前一步一步挪,割好的麦子堆成一堆,用几棵麦子拧成一缕当绳子,把堆好的麦子捆成捆。
割麦〔网图侵删〕一般割麦的工作要在中午之前完成,因为中午的太阳把麦穗晒得又干又脆,割麦的时候动作太大,碰到麦穗,麦粒就会滚落到地里,那便收不起来了。
『打麦篇』
割完麦子要运回家,在我的记忆里,拉麦子的工具一开始是马车、牛车,后来改用拖拉机。麦子运回来以后堆在晒场里,晒场是一片很宽阔的空场地,收麦子之前要先用水把地面打湿,然后晾干,再用石碾子压实,这样再打麦子的时候麦粒就不会被压到土里了。
麦子放到晒场后,围着晒场散开铺满,晾晒一下后用马或者牛拉着石碾子转圈碾压,把麦粒从麦穗里压出来,同时把麦秸杆压扁。大人们会跟在石碾子后面,用三齿叉把麦子翻起来,再用石碾子压下,一遍又一遍直到把麦粒全部压出来。
用牲口碾压〔网图侵删〕 用三轮车碾压〔网图侵删〕麦秸杆压扁以后叫做“麦穰”,用三齿叉把麦穰挑起来,堆在一起,一层层压实,最后堆成一个圆柱形“麦穰垛”,这东西等烧火做饭的时候用来做“引火”是相当好用的。
麦穰垛〔网图侵删〕后来有了脱粒机,就不用再用石碾子了,直接把割来的麦子扔进脱粒机,然后麦粒和麦穰还有麦糠就从三个不同的地方出来了,方便了不少。
『晒麦篇』
麦子脱粒以后,就要在晒场上面晾晒了。晒麦子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把麦粒在晒场上均匀铺开,铺成薄薄的一层,然后每过一段时间要翻一遍,让上下层的麦粒都能晒到。小时候翻麦子都是用脚,叫“蹚麦子”,光着脚丫在麦子里蹚着走,身后留下一道直直的垄,来回蹚几遍,堆堆麦粒便成波浪状了,面积的增大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蹚好的麦子〔网图侵删〕蹚麦子这个任务都是被我这个“小人”承担的,那时候还有一个任务是“看场”,就是看着自家的麦子,把来偷吃的鸡、鸭给撵走,如果遇到阴天下雨还要抓紧把麦子堆起来用塑料布盖好。
还记得有一年晒麦子,家里的大人都去地里割麦子去了,就留我一个人在家看场,那时候就怕阴天下雨啊,因为遇到坏天气一晒场的麦子就得堆起来,否则被雨淋了就坏了。所以那时候看着天边飘来一朵乌云就格外紧张,抓紧拿工具堆麦子,折腾了半天快堆完了,乌云也飘走了……留下我一个人望着天空凌乱……
麦子晒干以后还要把里面的麦糠去掉,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风的天气,迎着风“扬场”。用木头锨把麦粒迎风扬起,风把麦糠吹走,麦粒留下来,这样麦子就干净了,那时候看着麦粒扬起落下,心里觉得那画面好美。
扬场〔网图侵删〕麦子干净了就要装袋入仓,一个人拿着袋子撑开,另一个人往里面装麦子,这时候我的任务就是撑着袋子,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地我就成了装麦子的,这时我已经能自己搬着一袋子麦子“健步如飞”了……
装袋子〔网图侵删〕再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慢慢出现了联合收割机,就再也不用早早地起床去用镰刀割麦子,也不用在晒场上面打麦子了。收割机从麦地里走一趟,麦粒直接就到了粮仓里,麦穰打碎还田,腐烂以后为下一季玉米提供营养。
现在的农民也不用那么辛辛苦苦的抢着收麦子、打麦子、晒麦子了,以前半个多月的麦收季现在三两天就搞定了,剩下的时间又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了。
“滴……滴滴……”身后的汽车鸣笛声把我拽回现实,看看眼前这满目金黄,又是一年丰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