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太黏妈妈,怎么办呢?(二胎家庭里的老大黏妈妈)

2020-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让爱在每一天
有一位妈妈,大儿子九岁了,小儿子才四个月。自从有了弟弟,哥哥就开始变得叛逆、拖沓做什么都要大人陪着。而弟弟出生以前,哥哥很少这样。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自己精力有限,不能陪老大玩,所以跟老大讲了很多道理,比如“弟弟还小啊,妈妈是爱你的,我们一起来爱弟弟”之类的话,想要安慰老大,可效果却很有限。

二胎家庭里,因为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原本已经不黏人的老大,竟然又开始黏人了。其实老大有这样一些行为,目的就是要妈妈看见他,重视他。

在二胎家庭里,怎样才能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重视与爱呢?

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在有三个,甚至是四个孩子的家庭里,所有的兄弟姐妹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竞争关系。只是我们希望,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而不是恶性的。

什么叫作良性竞争关系?

我看到其他兄弟姐妹很好,那我也要很好,我会自己努力,而且这种努力不会破坏我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这是良性竞争关系。

什么叫作恶性竞争关系呢?

我会故意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故意说一些话,让其他兄弟姐妹受到伤害。比如,我会去打他们的小报告,拉他们的后腿,或者趁爸爸妈妈看不见的时候欺负他们……总之,用一些偏差行为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这就是恶性竟争关系。当一个孩子觉得白己无法用正当方法得到更多注意时,就会伤害别人—比如打弟弟妹妹,说他们的坏话,故意找他们的麻烦;或者是伤害自己,做出一些让父母觉得厌恶的举动;甚至更严重的情况,让自己的身体生病、受伤,从而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案例中两位妈妈遇到的,其实还不算是非常糟糕的竞争关系。因为哥哥很明显只是希望妈妈能更多地注意他,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他想要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确认一件事“就算弟弟出生了,妈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爱我、重视我”,这样就足够了。他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证实这一点。

那么妈妈怎样给予老大重视呢?

方法一:每天给予老大15分钟专注的个人时间。

妈妈不需要对老大、老二做相同的事情,比如怎样照顾弟弟,就怎样照顾哥哥。

哥哥需要的,是妈妈能够满足他被重视的需求,妈妈只要每天给哥哥15分钟专注的个人时间就可以了。

在这每天15分钟专注的时间里,妈妈可以做些什么呢?

要特别提醒的是,妈妈不要在这段时间里,跟哥哥说类似“我们两个人一起来照顾弟弟”这样的话,因为对于个非常想要得到重视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哥哥希望拥有的是自己和妈妈一对一的时间这段专注的个人时间里,哥哥完全“拥有”妈妈,爸会来和他抢妈妈,弟弟也不会来和他抢妈妈。

在这15分钟里,妈妈要对老大进行真诚的倾听并予回应九岁的孩子是有很多话可以跟妈妈说的,也可以陪他一起玩游戏、读书、做作业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也非常重要。

方法二:和老大一起翻看他小时候的照片。

弟弟出生以后,哥哥能亲眼看到妈妈是怎样对待弟弟的。

但是,已经长大的哥哥,一般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的事,所以他不知道妈妈为他做过同样的事情, 因此,妈妈可以和哥哥一起,翻看他小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的照片,向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比如,他出生后第一次笑,是什么样子的;他第一次自己走路,是怎么走的他第一次唱歌,唱的是什么歌;他第一次去公园里玩,玩的是什么;他拥有的第一辆玩具小汽车,是怎么玩的……多跟哥哥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通常一两个月之后,哥哥就不会再去黏妈妈,会恢复到弟弟出生前的状态。

这时妈妈对哥哥说,咱们一起来照顾弟弟吧,哥哥很可能会愉快地配合。

哥哥只有确定自己是被重视的,才能够放心地去爱他的弟弟。

否则,若妈妈只是跟他说 “弟弟还小,你要让着他”,或者“妈妈精力不够,顾不上你”,是无济于事的。

总而言之,哥哥需要确定的是,他像原来一样是被重视的,而这个“一样”并非是给一模一样的东西、受到一模一样的照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