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谈简书号运营
今天文章以简书平台为实例,专门研究自媒体运营涨粉问题,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难题就是机会
如何涨粉是个难题。虽说涨粉不是目的,但是粉丝是自媒体运营的基础,没有粉丝的自媒体如鸟入笼,失去天空也就失去了翅膀的意义。要通过自媒体运营实现自己的目标,粉丝必不可少。某宝上大量专门出售粉丝的商家证明,涨粉存在巨大的需求。
当然,这里说的机会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搞粉丝买卖之的事,而是指自媒体一旦突破涨粉难题,必定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因为解决了涨粉问题,你的自媒体脱颖而出只是时间问题。
网络也需要闪亮登场的仪式感
谁都希望自己参加活动都是闪亮登场,引人注目。所以,每次参加活动,大多数人都会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对自己做一番修饰,至少程度也会保持整洁,以求给别人留个好印象。偏偏在公众平台上,许多人却放飞了自我,任个性飞扬,自由发挥,许多时候都忽视了一个个网络帐号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喜恶和评判标准。每一个平台,都有一定的人群,有人群就有圈子,有圈子就有共同的话题和属性,这也是平台与平台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也是进入平台必要做研究的功课,做好这个功课,就是一种仪式感。
为什么是他们?
下面,以简书平台为例进行实例研究。
各个平台都会有一些被推荐的ID,研究好他们,就是研究了平台的关注点和人群的普遍喜好。研究好他们,必定会对自己的自媒体运营有不少帮助。
先看看木清琳的情况:
超11万粉丝,平均每篇文章涨粉887人,平均每篇文章收获喜欢近30人。
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6年8月6日,也就是说,该ID运营至今未满5年。
阅读量最高的一篇贴子产生于2019年1月31日
被喜欢最多的一篇文章产生于2016年10月,这时距离第一篇文章两年时间。
第一篇阅读过千的文章产生于2016年8月11日 ,也就是ID运作的第二个月。
通过ID所创建的专题,可以大概了解ID的定位和专注方向。对应以上四篇代表性的文章,也客观反映出了ID的具体定位准确性。
再看看卢璐说的情况:
首先,不得不说该ID头像自带吸粉功能:)。超13万粉丝,平均每篇文章涨粉234人,平均每篇文章收获喜欢61人。
通过专题和文集,可以猜测ID背后是位宝妈,关注点在于高品质的生活质量。
入驻平台时间2015年3月26日,也就是6年时间实现粉丝超13万。第一篇文章阅读量就破千。
入驻平台第2个月,第4篇文章阅读量实现20倍的几何级增长。好吧,看到这里,我不淡定了,有理由推测,此平台应非该ID的首个运作平台,应该在其它平台有一定量的粉丝基础和号召力。
木清琳、卢璐说的情况大概先了解到这里。木清琳差不多5年时间写了29万字,平均每天写158个字;卢璐说差不多6年时间写了196万字,平均每天写895字。先不说质量,只说这个数量,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下来的。所以,先不谈什么运营技巧,谈坚持吧。毕竟事实就摆在那里。
这两位在平台里成绩已是众人可见,不研究他们,还能研究谁?
总结他们的特点。说点具体运营启发。
第一,学习。
第二,坚持。
第三,专注。
第四,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