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散文

冷·酷🥻香云纱

2021-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Sasa魔女

世间有一物,她卑微时与池塘乌泥为伍,可是一旦脱颖而出,她高贵冷艳,风采照人,引得名门望族争相追捧,热烈亲近。

张爱玲曾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写到:"那人的背影,月光下看得分明,穿着白夏布衫子,黑香云纱大脚裤。”

她就是冷酷又浪漫的香云纱,是中国一种古老植物染色面料,又名“响云纱”,布如其名,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炎炎夏日听到这与清风摩挲的声音便觉阵阵清凉。它们的晾晒染整,如同农作物一般,需要阳光和泥土。有趣的是,旧时代有人又称它为“香烟纱”,原因是旧时香烟纱的颜色只是单一的黑,黑得像胶漆,硬霍霍的。但越洗越轻,颜色也越来越淡,最后成浅褐色,像薄薄的烟雾。

香云纱本名“莨纱”,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已经出口到国外。

香云纱具有多种优点,它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一直有贵族面料“软黄金”和“纤维皇后”的美称,是真丝中的极品。民国到解放初,香云纱广受欢迎,在上海、广州都非常流行,更远销欧美、印度和南洋。由于奇特的生产工艺,它曾是中国“身价”最高的丝绸,成为旧时富人首选的夏季衣料。目前香云纱染整技艺是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香云纱一面呈烟草色一面是黑色。烟草色的一面是薯莨染色的效果,而另一面硬霍霍的黑色,是过河泥的缘故,在日出前河泥和薯莨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面料发乌,此间需经过20多道工序,着实令人感叹。

香云纱的生产严重受限于原产地的特殊成分河泥,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香云纱的制作过程对阳光和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一年之中只有3月至9月这段时间适合,而在这半年时间里,制作一匹香云纱布料需要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等几十道工序。其中有下面几道非常重要。

“莨”,是莨纱莨绸染色的原料,叫薯莨,是两广地区山地常见的植物,用根榨汁就可以做染料。

过莨水:把纱绸浸入薯莨液体里,反复抚弄拍打,让纱绸充分吸收薯莨液体,几十次浸莨水之后,白色的坯料就变成红褐色。

晒莨:在平整的草地上,把莨纱拉得绷直,然后压上竹竿,让莨纱暴晒。向阳的一面保持一直向阳。晒干后再过莨水再晒,直到变成赭红色,就转下个工序“过乌”。

过乌:是将搅匀的河涌泥浆,均匀地抹在向阳那一面纱绸上。

打雾:经过一个白天,傍晚时洗去污泥,摊直在晒布场上打雾。打雾也叫滩雾,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绸匹在日落后平摊在草地上,因为草根吸收了地里的水分,滋润到草身,绸匹由此也吸收了草身的水分而软化。

香云纱的经历令人感慨,我们常说的出淤泥而不染,说的是不同流合污,但香云纱以洁白而高贵的丝绸身份,经受无数次践踏,与乌泥融合之后蜕变为高贵典雅,浑然大气的一代名品。

所谓高贵就在于:落魄底层任人踩踏,历经磨砺,但不改其高贵本质。

这也许香云纱所体现的人生哲理:身在底层承受磨练,饱经鞭笞,然后得以升华。

面对污泥,香云纱和莲也有着本质区别,一个是出污泥而染后再次升华,另一是出淤泥而不染,看来,污泥也不全是一无是处。

随着现代印染工艺的融入,香云纱的产品也更加丰富起来,服装款式从单一的传统中式国产套多个品种。由于面料的印花和色彩趋于丰富和时尚,这就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实施才华的广阔空间。

这几年,在众多时装周上所展示的香云纱,可以让我们看到丰富的色彩和各种有没的花纹图案,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香云纱的概念和形象认知,古老单调的香云纱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好友焱设计的香云纱美丽款式送给大家养眼:

轻柔却不易褶皱,贴身却清爽,这种会呼吸的面料,冷·酷

■图片源自好友焱,香云纱设计师。请勿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