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到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老龄化问题,如果不是一直关注这个话题,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危机。有时候和身边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话题的朋友聊天,他们会觉得我杞人忧天。但是,问题可能比我们以为的更加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可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4%即可称为深度老龄社会;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20%,则可以被称为超级老龄社会。
从我国最近的两次人口普查的情况看,某些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大约在五年前就已经进入到老龄社会的阶段,而且,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逼近“深度老龄社会”。据清华教授杨燕绥提到我们2000年以前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到处都在讲人口红利,但是现在中国65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7%,2020年之后2025年之前中国一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然后2030年65岁老人将达到20%,未来30年后中国65岁老人占比将达30%。
而中国的生育率持续下跌,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到了七八十岁之后,许多老人生活是不能自理的,我们目前需要3000万个人来照顾这些老人,但是现实是我们只有200万人在做这个事情。
面对养老问题,可能有些人会说每个月有交养老保险,到了老的时候国家会发放,但现状是国家是以现在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养现在的老人,等到30岁之后我们老去的时候,中国已经是超级老龄化的社会了,养老金不够是可以预见的。
以下数据是全国养老金可支付月数情况表中,很多省份的血槽已经快见底了。政府现在的做法是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转移支付,但这条路能走多远?一边是转移支付的金额大幅增长,一边是年轻劳动力人口占比不断下降。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2579/21cd4ecc764b1c0c.png)
那么,对于个人可以怎么做呢,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存钱。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月光潇洒,大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光靠政府发放养老金是不可能优雅的老去的,政府自己是不创造价值的,政府能做的是政策的制定和财富的再分配。
2、做好终身自立的准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提出的口号是延迟退休年龄到65岁,但是预测30年之后,可能我们要工作到七八十岁。德国已经在讨论把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了,而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退休年龄比德国更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么我们现在做的工作等到七八十岁了还能做吗?如果是体力活还有那个体力吗?或者之后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我们的工作会被取代吗?所以不断学习新技能必须是终身的信念。
3、多健身。从现在开始积极健身,未来很长,未来面临的挑战很严峻,面对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否则拖着病体对下一辈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4、多交朋友。未来护工都是稀缺资源,成本会非常高。那终究我们会有生病的时候,家里年轻人要工作,那怎么办呢?年轻的时候可以交多一些朋友,老了可以结伴住在附近,互相照料。
超级老龄化社会后可能出现更多我们现在预想不到的问题,但是如果直面现实,提前打算,或多或少对于个体会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