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子读书会读书

轻轻旋转生活的角度,窥见幸福的另一种含义

2018-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深香默默

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将自己累的喘不过气!


轻轻旋转生活的角度,窥见幸福的另一种含义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这么慢,那么美》以为是励志鸡汤类的美文。再慢慢仔细的看封面上其他的介绍和目录前言才知道本书要介绍的是有全球幸福指数第一的北欧诸国的幸福来源。

《这么慢,那么美》的作者君敷是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内心很温暖的女子。之所以说温暖,看完书后,觉得只有内心很温暖的人才能用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一颗安宁的心给我们呈现一幅颇有治愈系的北欧价值观与风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北欧的认知是零,读完以后觉得它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是因为作者用太多的美好的词语和语句介绍的缘故吧,让我对北欧心生向往,或许每一个人,尤其是妈妈读完后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北欧五国

北欧五国是位于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及其附属领土如法罗群岛、格陵兰、扬马延岛、斯瓦尔巴群岛和奥兰的统称。五国都是世界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军地位。

带薪爸爸假

书中说“一个个金发碧眼酷劲十足的美女帅哥,一旦走进家庭这个范畴,照样会用曾经夹香烟的手,文身的臂膀,撑死抚育儿女的重任,凡事都秉承自己来”。“北欧的祖父母几乎是没有给孩子带孙子,孙女这一说,成年的孩子们也不会要求父母这样做”。

自己独自带孩子这与闻名遐迩的“爸爸假”分不开的吧。“爸爸们在孩子6岁以前可以随便选择一年,尽情享受与孩子亲密相处,共度美好成长岁月。爷爷奶奶们也会隔三差五来看望孙儿们,享受天伦之乐,太不会因而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

近年来,爸爸假成了几乎硬性的规定,为的就是避免孩子在婴幼儿期缺少爸爸的关爱”。咖啡厅里,与友人高谈阔论的是女人,旁边打点孩子给小宝宝们换尿不湿的是男人。一个人带娃,一个人工作,没有因为你是女人就必须要选择在家带娃的男权思想。

作为妈妈的我们很期待也能有这样的一个爸爸假。不过现在已经有半个月的爸爸产假,较之以前也是不小的福利呢。

不过我还是想起前段时间一直充斥屏幕的“丧偶式育儿”。中国大多数的女性,虽然从家庭走向职场,负责起挣钱养家的责任,但回到家里依然是全职太太的角色,包揽育儿在内的所有家务。多少妈妈在一复一日的家务劳动中悄然老去。

所以,妈妈的幸福指数的提高要期待着爸爸们的觉醒。从婚前被妈妈宠坏的等待成熟的男人过度到婚内渐渐分享育儿经及分担家务的习惯。

全民阅读

北欧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年两本书。”“比如芬兰,并不大的国家,却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以及流动图书馆,分布于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

北欧最流行的书是纸质轻巧,排版压缩,便于携带的口袋书。作者在本书中说在商场里卖的最俏的男士休闲裤,是膝盖部有足够大的口袋可以装下一本书的那种。我想只有把书爱到极致的人们才会想出如此可爱,如此有趣的方法满足自己随时有书读的渴求吧。而这样的渴求一定也离不开从小的培养和熏染。

“书以及从书中获得的渊博的知识,是北欧人交往最好的媒介”。其实无论是哪一国家的人即使是萍水相逢的,或者有国籍文化的差异,但讨论起同一本书也会让人兴奋不已。书籍能够让让双方多些亲近感,少些疏离感。

而在国内,各种免费阅读平台,推广阅读媒体让阅读之风在身边渐起。也让我们欣喜的看到全民阅读的口号下,更多的书籍款款的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并且滋养着更多人的心里。“开卷有益”。

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桌旁阅读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气息和低低流淌的音乐,岁月静好就是如此这般吧。即便不与人交往,沉浸在阅读里的时光,那是沉寂的时间之中另一段生命繁华投下的光阴。

FIKA时间

FIKA是指“不可或缺的和朋友和同事喝咖啡交流的短暂休闲时间”。这有点像我们的下午茶时间,只是,并不是所有的我们都有下午茶时间,而在北欧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神圣不可侵犯的FIKA时间。上午10点多和下午2点多,人体最需要加油的两个时间段,是FIKA的高峰期。

虽然仅仅是20分钟的休闲时间,北欧人也绝不会讨论工作中相关的事情。作者在文中说“让一个北欧人崩溃和愤怒的方法是让其业余时间去加班或者另打一份工”。

身边也有很多的朋友一边在周末忙着加班赚钱,下边抱怨着加班辛苦,暗骂周扒皮式的老板。但一旦遇到真正不需要加班的周末,大多是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在抱着电脑或者手机刷微博,刷电影中度过的。把往日里挂在嘴上多少遍的“如果有空,我要……”的计划抛到九霄云外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加班给自己的存款做贡献了。

这也是这本书名《这么慢,那么美》的一个含义吧。工作的时候用心投入工作,休闲的时候也绝不被打扰。如何利用闲暇时光,我们倒是有许多可以向北欧人学习的。

优厚的福利制度

不管是带薪爸爸假,FIKA时间,阅读时间,北欧的风情里都充满着慢节奏,而幸福也就在这慢中像莲花一样悠然的绽放。

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幸福指数的全球排名第一,都与“从襁褓到坟墓”政府包办的优厚的福利制度息息相关。也是我看完《这么慢,那么美》后觉得北欧是个桃花源般的存在的原因所在。

人人都享有的“养老金”,并不是上班族的福利。

每个月针对孩子免费发放的1000克朗左右的“牛奶金”一直到孩子16岁成年那天都不会中断。

在孩子两岁以前,妈妈会得到每天200多克朗的“妈妈金”。有工作资历的会按工资比例来发放,得到的更多。

在北欧失业是重新选择的开始。一旦失业可以有两年的“失业补助金”,一般是原来工作工资的80%。很多的北欧人失业后利用两年的时间里去重新掌握一门自己喜欢新的工作技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时间,谁都乐此不疲。所以学习也就伴随着终身。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如果一生把自己只拴在一份工作上,直至退休,错过丰富多彩的许多人生体验,未免可惜,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定义生命的宽度。

有着闲暇的FIKA时间,周末也不加班,所有的商店10点开门,下午6点准时关门,周末不营业,下班和周末准时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就是这样的轻松的生活和工作氛围下,我们拥有了代表安全的沃尔沃汽车,代表简约的宜家家居。

爱的教育

在那么美的福利制度,那么慢的生活节奏下,北欧也没有过多的闲人,人人都有精力和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形式存在。而这些是从小就灌输在孩子幼小心灵里的

作者讲了自己的女儿幼儿园里遇到的一件事情。有一天幼儿园里来了一个叫“斯万”的奇怪的小朋友。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个2岁的小朋友坐着轮椅,不会说话,不会画画。原来这个小朋友仅仅是一个布娃娃,有五岁的孩子那么高,那么大。每周三出现在幼儿园里,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和残障的孩子相处。这样的教育持续很久。

而北欧的公交系统也是最人性化的设计——车门靠站台的那一侧装有可使车身倾斜的类似气囊得装置。公交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和平常一样,但是到停靠的时候,气囊就会像放了气似的陷下去,与地面保持平行,这样无论是残障人士的轮椅还是宝宝的婴儿车或者是老人的助力车都可以自由上下。

这样一个关注人性的细节会让很多读者感慨吧。特别是有着左手抱娃,右手要拎着笨重的婴儿车的妈妈,和因为腿脚不便而被限制了出远门的人士。

在这本书里我们感受着幸福的另一层真谛,那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价值的努力和实现。

你永远无权决定别人的生活,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就好!就像这本书封面上写的“慢一点,才能发现幸福的全部细节”。

愿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运转的我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慢时光,去感受生活的细节,窥见幸福的另一种含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