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古诗?

2017-12-03  本文已影响91人  姑苏慕容复

问题:
对古诗心有向往,但是读起来总是味同嚼蜡,分别不出好坏。诗歌评论一类,往往是纵横比较,旁征博引,没有积累又不行。
比如杜甫《望岳》,以及李商隐诗,感觉不出为什么受到如此盛赞。喜欢《春江花月夜》,又看不明白一些评论中所说的它的好处。像《琵琶行》,我也没觉得很有意思……
尤其是在《红楼梦》大家赛诗的时候,哪些诗好哪些诗稍逊,李纨她们好像觉得这些是十分清楚的,我却感觉不到他们点评里所说的那些。
读诗歌应该怎样入门才能体会到诗歌的好坏?

回答一: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05556/answer/215841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诗词从简单入手。

这个简单不是指诗词简单如打油诗,当然打油诗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张打油的“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种,十分易懂,就是漫天飞雪让黄狗变白了,让白狗变得肥胖,倒也是有趣。

但简单,其实是一种境界:诗词是写给大众看的,不是孤芳自赏,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易懂的。这便是王国维最喜欢那种简单明了有十分动人的境界,像什么“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落日照大旗”之类的,这是一种绝妙的境界,易懂,易感,易身心投入。

题主所说看李商隐的诗之类的,嗯,李义山的诗是很晦涩的,不好懂,但味道很足,一般情况下,音律十分讲究,所以只须多读几遍便觉得十分有韵味,也不需要死板字眼去理解他讲的是什么。至于杜甫,建议别去看他的“诗史”,那种东西等你入门再看,杜甫的诗开始最好读那些易懂的,其实也很多,作为一个高产诗人,杜甫写过的像“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个黄鹂鸣翠柳”“随风潜入夜”“人间难得几回闻”之类的,像《水槛遣心》那种就十分容易上口,况且杜甫又是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初读的人要有兴趣,最主要的便是上口,朗朗上口就是一种境界。

至于看评论,我一直觉得那基本上是废话:看杜甫总看他漂泊又有怜悯心,看李白总说他浪漫,看苏轼说他旷达......这还有完没完,好就是好,读着觉得十分享受就是好,能觉得里面描写的东西很有感触就是好,不要去区分这是怎样好的。你看见《红楼梦》里面他们评价诗词,其实这也是元明清诗词的通病,喜欢评价别人的,喜欢研究这样手法,那样手法,最终来自己却怎么也写不出好诗——所以,看小说遇到这种情节,直接付诸一笑。

而我开始所说诗词从简单入手:看一下王维的诗,作为诗佛,王维的诗有股子禅意,很容易去想象他描绘的是什么景色,当然,初读时也最好挑选一下,那些出塞之类的,等你有了一定水平后,自然会发现其中的好,看诗词,就看那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关键就在于有味道,就想你吃了一碗牛肉面,觉得好吃,却不必知道是如何好,你不是美食家,正如你不是专业研究诗词的人。我以前就深受诗词的荼毒,从小背那些自己不懂的名句,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后来慢慢长大后,突然发现那些简单地境界十分动人,像什么“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二十四桥明月夜”“沾衣欲湿杏花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之类的,十分容易带入,想象出一种和谐的画面。

然后开始读大量的诗词(建议唐诗宋词,魏晋诗较为难读,音律不讲究,不易品出味道,明清诗词大多又流于技巧,味道不足),才开始研究一下古诗词,就反复看了n遍《人间词话》,清楚了许多诗词之理,看了王力的《诗词格律》,把格律搞清楚,然后自己学着写,学着填,体会当时诗人 的感受,从而欣赏的范围也开始从简单到复杂,从近体诗到古体诗,从短诗到长诗,从易懂到难懂——虽然我还是觉得易懂的诗词才是最好的。

以下是我推荐的:《诗经》可以读一下,郑卫之风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像什么“青青子衿”“风雨如晦”之类的,还有秦风的“蒹葭苍苍”之类的,十分动人。乐府诗就看一下《古诗十九首》里面好几首都是很动人的。南朝诗是近体诗的开端,一些《采莲曲》还是挺有味道的,像萧氏的诗就比较简单易懂,汤惠休的几首也不错。比如“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这种。

唐诗最好从陈子昂开始,陈子昂的像“兰若生春夏”这种有味道,又不流俗。然后再读杜甫的一些绝句,李白诗建议读类似于《忆秦娥》《长相思》《三五七言》之类的。然后白居易暂时不用读,读便读他下民间写的一些词,像《忆江南》之类的,李商隐就体会一下便可。但杜牧的一定要看,小杜的诗很容易上口“一骑红尘妃子笑”“二十四桥明月夜”“天阶月色凉如水”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十分精妙。

初学的人看花间词是一种享受,虽则狎昵,但味道还是很足的,也就是真情浓,像温庭筠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双双金鹧鸪“,像韦庄的”人人尽说江南好“”当时年少春衫薄“”洛阳才子他乡老“”弦上黄莺语“”江雨霏霏江草齐“什么”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之类的很容易上口。

宋词就先看柳永的《望海潮》《八声甘州》,尤其《八声甘州》。再看张先的一些小词,记住是小词,像”人情总是长情月“”问何日藕,几时莲“这种。再看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时类比一下朱熹和刘克庄的《水调歌头》,那两首也很有味道,苏轼的其他很多词都十分上口,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我是极崇拜他的,你以后再看吧。

南宋词太多典故,建议以后再看,李清照可以读,辛弃疾更是壮烈,但不适合开始读。南宋词中蒋捷很简单动人,像”流光容易把人抛“之类的很有味道。宋诗中也有很不错的,像”暗香浮动月黄昏“”欲把西湖比西子“”山外青山楼外楼“之类的。

元曲看一下一些简单的散曲也就罢了,就是白朴的和马致远的不要错过。明清基本忽略,杨慎那首《临江仙》可以怀念一下三国,清朝纳兰容若的勉强清新动人。当然,清词一般还是不错的,虽则流于形式,还是有传诵广的好诗,具体自己以后评判。现代就看一下毛泽东的几首,李叔同的几首差不多了,其他就算有味道,也不适合。

以上便是我的建议,嗯,总之,便是学会挑选,看有味道的,读有味道的,慢慢的那些本来在你眼中没有味道的也会变成有味道的了。

回答2:

作者:理想的蘑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05556/answer/354694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宗明义地讲,这个答案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判断一首诗的优劣?

1、文法
首先要明确一个想法,文学不是玄学,是有法可依的。远离玄学,凡是谈玄学的都是扯淡。文法是我随便扯的一个词,反正就是指文字的基本规律,你懂的。
读诗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每一句、每个字的意思搞懂。这个很好理解吧?要相信一定要搞懂每个字每句话说的神马,你才能真的懂这首诗。千万别学神马不求甚解,觉得可以不求甚解的都是扯淡。
在文法里面,涉及到一些诗里面经常用的造句手段,比如倒装、省略,要习惯;每一个典故要查实,最好还能注意下这些典故是怎么用的,他用哪几个字就代表了这个典故,为毛可以这样。等等等等吧。不要小看这一步,即使你把每个词都搞懂了,每个典故都查到了,组成的诗句你也可能读不懂。所以前人的笺注和各种解释要看一看,一定要理解通畅。
诗的句法虽然和文章不一样,但并非没有规律。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内心,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今天不懂的可以先放着,也许以后会懂,不要强行接受。如果,当你查阅了所有的笺注,典故,你还是觉得非常牵强,也不要过分怀疑自己,因为有可能你看到的就是个傻逼诗,傻逼句子。为了押韵什么都干得出来这事,古代也有。“日暖看三织,风高斗两厢。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拨听琵梧凤,馒抛接建章。归来帘里坐,打杀又何妨。”就是这样一首傻逼诗的极端情况,脱离了文法的规律。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看到的很多古风歌词,就是这样的傻逼诗。我举个栗子,傻逼诗,不解释: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 四月绣花针
羽毛扇遥指千军阵 锦缎裁几寸
看铁马踏冰河 丝线缝韶华 红尘千帐灯
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
红烛枕五月花叶深 六月杏花村
红酥手青丝万千根 姻缘多一分
等残阳照孤影 牡丹染铜樽 满城牧笛声
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
君可见刺绣每一针 有人为你疼
君可见牡丹开一生 有人为你等
江河入海奔 万物为谁春
明月照不尽离别人
君可见刺绣又一针 有人为你疼
君可见夏雨秋风 有人为你等
翠竹泣墨痕 锦书画不成
情针意线绣不尽 鸳鸯枕

2、逻辑
文学是有逻辑的,不要以为文学就是共鸣啊意境啊之类的虚词。逻辑的作用就是搞清楚整首诗在说什么,因为每句话都搞明白了不代表整首诗明白了。“床前明月光,儿女忽成行,若为自由故,坐我西阁床”,你告诉我写的是啥?很多人都知道起承转合,但大部分人读诗的时候不会注意到,只知道好啊牛逼啊天才啊……记住,一定要搞清楚逻辑。绝句可能比较容易掌握,反正四句分别是起承转合,大致不差。但律诗呢?大致来讲,律诗的起承转合却不一定是一联一顿,有可能是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的只是充实。比如杜甫写王昭君的,你取前后四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四句分别说的是“山高路远是浮云,跑到湖北看昭君。昭君都不唱中国话,她今天怎么不开心?”这个起承转合就非常明显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你得知道诗是有逻辑的,不要整玄学,不要抱着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就觉得好美啊好美啊真他妈的美啊。我前面举的那个“床前明月光儿女忽成行”的例子,大家不要觉得很荒唐,现实中真的有傻逼这么写的。我举个栗子,傻逼诗,不解释: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坜惊弦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
怎见气吞万里如虎
一笑人间万事
春风不染白发
怎忘寒冬冰秋
醉里且贪欢笑
廉颇未老乐悠悠
何处望神州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
赢得功名在身后
蓦然回首 数风流
非皇非帝非君非诸候

3、修辞
这部分内容跟我们小时候学的那些没什么太大区别,“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比喻加夸张。这就从理解层次上升到审美层次了,诗的水平出现了基本的优劣之分。比如“天上的云真白啊,真的非常白”,这就是直白粗陋的诗,“天上的云真白啊,比志玲姐姐的胸还白”,画面感一下清晰起来,这就是高尚的诗纯粹的诗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修辞都比没有修辞好,你写一大串“身体内的肾上腺素在咆哮,它冲击着我的每一寸神经,让我的喉咙开始一上一下的跳动,仿佛要迸出什么东西来”,人家就半个字:“艹!”所以修辞这玩意,要有点合理性,不能太过,要得其神。把雪比作盐难道不准确么?也准确,但那只能是已经掉下来的雪。事实上,把雪比作盐并不比柳絮不形象,但很明显当时他们要咏的是“下雪”,而不是“雪”。不是“盐”输给了“絮”,而是“撒盐”输给了“飞絮”。(当然“盐”也输给了“絮”,但那是意象层面的,不是修辞层面的。意象层面的

@務酒者

已经讲过了。)我也举红楼里香菱学诗的段落为例。香菱咏月的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客犹可隔帘看。”宝钗说不是咏“月”,却是咏“月色”,揭示了修辞在诗中运用的玄机。“恍若轻霜抹玉栏”是比喻月还是比喻月色,是一目了然的。
当你熟读各种诗词,看多,并且经常注意这些修辞之后,你就能发现这个比喻是月色而不是月,那个比喻是“下雪”而不是“雪”,自然你慢慢就能判断怎样的修辞更好。文思泉涌和文思尿崩,差别只在一线之间。别以为修辞很容易,真的有很多傻逼不会用的。我举个栗子,傻逼诗,不解释:

我是你的小小狗
你是我骨头
轻轻把你含在口中到天长地久
我是你的小小狗
你是我骨头
就算掉进臭水沟
我也找回咬着走

4、创作
前面我说的那几条你全都搞定了,缩瑞你还是不会读诗。诗这玩意本来就有其特殊性,有很多隐含的语感,你如果不创作是永远体会不到的。其实说白了,任何一件事你不深入其中,都只能看到表层。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通首用典,如果你自己不写,你永远体会不到通首用典是多么难受的事情。这首词整个用了一系列讲离别的典故,通俗地说,内容是这样的:张三别,张三别,张三别了李四别;李四别,李四别,李四别了王五别……而实际上辛弃疾写出来的效果是:是昭君远去塞边愁,是金屋冷落了少白头,是庄姜归去不自由,是李陵报国反成仇,是荆轲志难酬,忧桑似水流,把这些加起来都不够,没了好基友,一个人还玩个球!
嗯,这首词通首用典但一点都不凝滞……我知道写到这儿有人已经看不懂了,因为你不写,你体会不到什么是凝滞。所以,想真的读懂,必须要创作。事实上,不创作,连起承转合之难都体会不到。千万别相信天才可以直接懂诗,千万别相信神马诗心之类的玄学。写过你就知道有多难,一周能来个自己十分满意的诗就很爽了,三天出个不错的简直爽歪歪了。李白留下来900多首诗,一天写一首要写三年,三天一首要不间断写10年。现在不要求你直追李杜苏黄,只要求你每天编个合乎逻辑的顺口溜,押韵就行,每天编一个,你试试坚持一个月看看有多难,再想想写诗有多难。举个栗子,我编这个顺口溜都花了两天:

少年哪知岁月磨,等闲别了旧山河。到北地胭脂变幻多,一霎时,胸中丘壑,一霎时,眼底风波。算而今辛苦没奈何,儿女英雄都错过。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休问是我误年华,年华误我。脑残粉多无着落,把长歌短赋全抛散,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

5、风格与流派
等到你熟悉了诗的文法、逻辑和修辞,又有了相当数量的创作实践,恭喜你,你算是有门道了。这时候你看一首诗、一首词已经不是问题了,你已经会从文字、音律、思想等各个方面评论一首诗的优劣了。但是,你能从大量的诗作中总结出规律吗?10首唐诗中混一首宋诗你能找出来吗?给你一首东坡诗一首山谷诗你能对号入座吗?很难,是吧?但并非不可能。你还得继续练,继续读,从大量的这个人的作品中看出他的个人风格,他偏好什么样的字,什么样的句式,还有什么是“沉郁顿挫”,什么是“奇崛险怪”……到了这个层面,你就可以大致知道风格、流派了,从而你对优劣高下也会有新的认识,你会对有的流派有所偏好,对某些作者情有独钟。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我懂诗了。

曲曰:

吹逼扯淡占高楼,

整一个知乎万户侯,

没点儿工资咱自由。

只道我乐中愁,

一半儿傻逼一半儿牛!

回答三:

作者:務酒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05556/answer/351261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字词

读古诗,第一步一定是通晓字词。没本事就别瞎说什么「不求甚解」,要知道那些说「读书难字过」的人,早就「读书破万卷」了。以《楚辞》为例,光「离骚」二字为何意古人就有无数种说法。又如〈惜诵〉,除篇名以外,「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暓之忳忳」之类的句子不读注释不查字典如何通读?解释不出字义,那还谈什么诗意。何况中国古典诗歌除了基本字义以外,还有典故这个重中之重。李商隐的「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无题四首》其二),不知道贾充韩寿、曹植甄宓之事如何能读懂?就像外文需要以词汇量为基础一样,古诗中的字词典故没有捷径可走,老老实实查字典、读注疏、多积累是正道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字词锤炼以后的结果,所以用词遣字是否精到是评判诗歌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的古典文化中常有「一字师」的故事,《红楼梦》中宝钗改宝玉诗就是一例。又如郑谷与齐己之辩: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五代史补》〕

齐己的《早梅》全唐诗有录,算不得什么佳作,但这一字更改很能说明问题。诗学中常讲「诗眼」,实际就是对字词凝炼的看重,好的字词甚至足以提升整首诗的境界。如李白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引」字与「衔」字用得真是精彩至极。典故之用与诗词的好坏也有莫大关系。无典的诗有好诗(可参一些唐诗明白如话,为什么总能让人觉得意蕴无穷呢),但有的又过俗。多典的诗好的如杜甫、李商隐,可西昆体就是堆砌之病。

(二)意象

字词为语言之表,破之便是第二步体悟诗的意象。正如批评者所说:

面对一个诗歌文本,我想首先应该搞清楚它的基本构成因素,然后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析。起码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来说,这个诗歌的基本构成因素大约应该算是「意象」。诗歌不是概念的集合,概念只有转化为意象才能进入诗歌。(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

意象是诗人主观化的物象,与外文中的Image有很大不同(虽然在翻译中两者经常互通)。意象经过了诗人的选取、构思与加工,实际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且中国古代有些意象带有特定意味,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性暗示,譬如月亮与相思,松竹梅与清亮高洁等。综合主观性与文化背景,意象便成为从词义到诗意的桥梁。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

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意象也是判别诗歌层次的重要标准,诗歌的意境直接取决于诗人所用的意象。意象是否有独创性,是否有感染力,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感情,是否能够构架、支撑意境,都是影响诗歌水平的重要因素。《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就反对她以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其二)一联为师。钱穆先生在〈如何读古诗〉中以此为例,说: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因为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人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钱先生拿来与俗联对照的,是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二句。从意象的选取就可见二者区别:一方有情有景,忽然天成;一方板滞木讷,刻意雕琢。

(三)结构

从字词到意象,皆为诗歌表里是砖瓦立柱,合来则成诗歌的意境。但文学不是玄学,不是要悟诗歌中的道,而是要注重从字词到意象再到意境的过程,也就是第三步结构。古诗词中重复的用字、意象不少,譬如有人做过唐诗宋词中的高频词统计,「何处」、「万里」这样的词出现了千次以上,「青山」、「流水」、「白发」也出现了五百余次,都谈不上新鲜。但不同的组织结构方式使相类的字词意象也可以融汇成不同的意境。从语言学角度说,这是句法,是字词的连缀;从诗学角度来说,结构便是诗的意脉。以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为例: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春水、船、花、雾、蝶、鸥、青山、白云,都是再常见不过的意象,组合起来像是极寻常的春日游览诗。但在杜甫的笔下便是生气勃勃的春与垂暮老人的交织感化,希望与伤痛的变幻结合,独特的意象选取角度和汇聚意象的特殊方式构成了独有的意境。结构可说是评判诗篇最重要的标准,譬如谢灵运有「池塘生春草」的名句,但诗作往往结于玄言不成佳篇。而崔颢的〈黄鹤楼〉并无出彩佳句,却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严羽《沧浪诗话》)。

(四)音韵

以上有些答案提到音韵格律的问题,我是不同意的。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考虑,现代人念诗与古韵古音差别极大,我绝不认为我们能与古人完全相同的方式批判诗歌的音律,而且音韵也不是欣赏古诗的必要条件。因为语音的变迁,古人诗的押韵有时我们读不出来,更别说平仄之音也有不同。《平水韵》中「支」与「亏」、「疲」同韵(上平四支),「灰」与「才」同韵(上平十灰),「白」字今为阳平,古为入声,不胜枚举。杜甫的名篇〈登高〉,现代人读起来就觉得最后一句不押韵。

另一方面,诗分古体近体。虽然不排除在近体产生以后,古体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但两者音律上的评判标准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可参为什么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读起来会有很畅快的感觉?)。

(五)意境

我相信做过研究翻译的人,绝对为这个词要怎么翻成英文苦恼过。据我所知,学界现在也还没有固定的标准翻译。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特有的范畴,说起来太过玄妙,所以很难说得清楚。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字词、意象与结构,那么把握意境应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但是,这些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对字词、意象与结构乃至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对语言的精准领悟力,否则难以体味字句上极细微的差别。比如「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桃花欲共杨花语」还是「桃花细逐杨花落」(杜甫〈曲江对酒〉)。语言对于这样的表述差异只能描绘其中不同,而很难说破,所以需要一定的领悟力。

除了对于语言的把握以外,共情能力也是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意境依靠字词、意象与结构来传递诗人的体悟与感情。如果读者不能够领悟诗人的心绪,那么就很难理解作者选取的表达方式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富有感染力。

也就是说,对意境的理解需要对语言的把握和对感情的领悟。

(六)背景

我们的初高中语文教材特别喜欢把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提到决定性的位置,这也是我国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的传统,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可取的传统。社会环境这作者经历都只是文学的外围范畴,核心还是文本本身。背景探讨对揣摩诗意、理解诗歌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绝不能够喧宾夺主。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

有时,当它直接参与诗人或诗歌的诠释时,它那种大而无当常常会泯灭诗人或诗歌的个性特征。(《汉字的魔方》)

同样是禅思,王维与孟浩然完全相等吗?同样是爱国,辛弃疾和陆游完全一样吗?古诗中还有不少难以系年或作者不可考的诗篇,不会因为缺乏背景就无从批评。所以在读诗的时候,从文本出发是基础,背景批评要慎用。

(七)小结

简单来说,读诗的步骤就是从字词到意象到意境,但想要读出个中真味,却需要对语言和情感的领悟力。这当中不乏后天培养的部分,但也确实有先天天赋的因素。以研究来说,同样的材料摆在多少研究者面前,可能出成果的只有极少数。写杜甫的论文上万篇,真正有见地的不足十一之数。读文学尤其是诗歌时,努力非常重要,但天赋亦不可小觑。如果你读懂了所有的字词意象,但还是不能领会诗中的感情,体悟不到意境,那神仙也无计可施,因为文学确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

从个人阅读的层面再往上升一步,就是文学史的层面,这已经超出了普通读者的范畴了。真正要判断诗歌、诗人的好坏,就要放到文学史层面上来做讨论。但如果连个人的文本阅读都做不到,那也就不可能拔高到这个层次了。而在完成的个人的文本阅读以后,还需要大量的底蕴与积累。至于批判的标准,当然是美与创新,具体可参拙文【文普】文学的标准 - 醉醒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