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提出过好一生的好问题
观察小孩子讲话,你会发现他们真诚、充满好奇心。对自己不明白的事,会一直问,直到答案水落石出。有个妈妈怀了二胎。她的第一个孩子差不多五岁,孩子问她:“妈妈,小宝宝在哪里啊?”妈妈说:“小宝宝在我的肚子里呀。”孩子又问:“小宝宝的胳膊也在你的胳膊里吗?”她说:“不,小宝宝在我的肚子里。”“那小宝宝的腿也在你的腿里吗?”“不,整个宝宝都在我的肚子里呢。”然后她的孩子又问:“那为什么妈妈的屁股会越来越大?”
你可能会说,孩子的问题都很幼稚,我才不屑于提没有深度的问题。而 Google 可以告诉你,成年人同样在问一些愚蠢的问题。比如2014年,这时候已经当了6年的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发表一次国情咨文讲话过程中,Google 捕捉了很多问题。关于他最热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奥巴马今年多少岁。排第二的问题是副总统拜登身边的那个人是谁。排第三的问题是众议院议长今天为什么戴个绿领带。那些关心奥巴马讲话议题的人都哪去了?
小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要勇于提问,总爱说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老师说,你觉得很愚蠢的问题,也许正是你的同学也想问的。但我们依然害怕提出一个太简单的问题而被嘲笑。
说了这么多,我们肯定不想成为Google抓取的“愚蠢问题”的主人。那怎么才能提出好问题?
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提出好问题
没有概念就提不出好问题。语言学家说,脑中没有概念,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李笑来举过一个“上火”的例子,欧美人没有这个概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上火”,即使我们用他们熟悉的“炎症”去解释,也是有的偏差的。
再比如说,记者小彭从来没有接触过医疗行业,任务是去采访一个顶级的外科大夫, 和他怎么带领团队组织一台手术。小彭对这个问题没有起码的认知和知识储备,恐怕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按照猎豹CEO傅盛的说法,“我还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多数人在没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说清楚问题的能力都没有,需要专业人士通过不断地提问帮他们理清问题。医生、律师,有部分工作就是帮助服务的对象搞明白,他们面临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律师有时候会说:“你先不说,我来问,你回答我的问题就好”。
当然,你会还发现,为了提出一个值得回答的好问题,你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查找很多的资料,了解很多的背景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能刺激大脑思考才能提出好问题
大多数人提出的,是不能刺激大脑思考的问题,是反映出TA的大脑充满惰性的问题。他们仅仅需要的是一个答案。美团网创始人王兴说过: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去做任何事。
但是,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提问,提出好问题。找到一个好问题,其实比找到答案更难。我们为什么提不出好问题,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如果我必须用一个小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就会花55分钟考虑我是否问对了问题。
得到专栏的说书人成甲介绍过,用好问题,帮助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到一篇好文章,复制——粘贴——保存,这个场景我们熟悉吧?但是成甲说,千万别这样做。多数情况下,保存以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知识太多,很快就会忘得干干净净。
我们应该利用大脑的特性,针对要保存的文章提问。因为大脑为了提出好问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升我们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注意力,进而发现之前忽略掉的信息,从而加深对信息的记忆。同时我们在读文章、提出问题过程中,思考、比对自动连接原有知识框架,新旧知识也形成了很好的联系。
成甲的办法就是,提一个(一系列)好问题,刺激大脑思考,不是简单接受作者的表述逻辑直接保存内容,而是发现这篇文章中讨论的问题和自己有没有更多的联系,用我们自己的逻辑提出问题,看问题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适时跳出固有视角才能提出好问题
我们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身份、自己现有的条件、自己以往的经验)思考问题。有时候几乎忘记自己思考问题带有这个前提,它会把我们困住。跳出固有视角、忘记现有身份,可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会提出一个好问题。
英特尔的传奇CEO安迪·格鲁夫曾经讲过自己的经历,非常有戏剧性。英特尔从存储器业务转向芯片处理器业务之前,英特尔这家公司基本可以同存储器业务划等号,但这项业务面对着日本公司的激烈竞争。1986年的一天,安迪·格鲁夫向董事长戈登·摩尔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董事会把咱俩开除了,换了新的CEO和董事长,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戈登·摩尔说:“他们会抛弃存储器业务,转做处理器芯片。”安迪·格鲁夫说:“那我们还犹豫什么。”这也是一个关键假设:如果董事会或者公司换人来做,新人会做怎样的决定。暂时放弃了自己的视角,从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为英特尔公司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好问题,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公司。
结语
提出好问题,重点并不是如何回答,而是这个问题到底会把你引到什么方向上去。
上月18日,诚品创办人吴清友离世,朋友圈一时刷爆。吴先生少年贫穷,凭借十几年的工作,积累了很多财富。1980年代左右,在经营一家公司时,读到一本《灵机实务》。通常,公司做年度计划都会沿用去年业绩,但这本书讲了一个新的概念:当你做一个新计划,可不可以把一切想法归零再去考虑呢?就是这个问题,引发了吴清友的思考。也因吴先生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而手术在当时是很危险的。又逼迫他思考生命的问题,进而又自问两个问题:一、不做原来的行业,做什么?第二,生命归零,又期待什么?这样,最终重启了他一段旅程——创办诚品书店。
好问题,能开启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