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不拍毛片,却总能让你起反应
在高冷的柏林影展草草收场后——
世界影坛各路文艺大神,下一站,无疑是戛纳。
作为世界上最有逼格的电影节。
竞赛片报名前天就截止了。
而Sir特别期待——
一位沉寂了两年的丹麦怪咖。
恩——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他是2014年戛纳评委。
曾凭《亡命驾驶》获2011年戛纳最佳导演奖。
今年,雷弗恩将携新作回归。
《霓虹恶魔》
The Neon Demon
基努·里维斯、艾丽·范宁主演
了解这部作品之前,Sir想先讲讲这个人。
雷弗恩今年46岁,“光荣称号”包括但不限于:
丹麦的昆汀
丹麦的大卫·林奇
丹麦的布莱恩·德·帕尔玛
归根到底,所有“丹麦的XX”句式,都指向了雷弗恩令人瞠目的。
重——口——味。
虽然雷弗恩不承认对暴力有特殊的好感。
这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行为,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穿透”也过于装蛋。
但Sir不得不承认,他把暴力,玩得花。
如他所说——
我拍摄的暴力场面都尽可能运用电影语言去图解它,不是单纯的纪实。
再直白点就是——
风格化
雷弗恩电影中的暴力,总是与美学完美融合。
他有着独特的、梦魇式的视觉偏好。
喜欢平衡的构图,偏爱冷暖相间的色调,镜头LOMO感十足。
《恐惧X》的幽闭暗道,两边的暖光照射下,处在蓝色冷色调中的约翰·特托罗身负杀妻之仇,内心痛苦一览无遗。
《末路狂奔2》昏暗的“厕光”,麦斯·米科尔森的光头像一记重锤,即将砸烂世界。
《布朗森》的监狱微光,狂暴的汤姆·哈迪像不像一只困在笼子的猛兽?
可以说,雷弗恩是当今影坛,除昆汀外,极少数苦心孤诣暴力的导演。
他对画面构图和用色的痴迷,在《亡命驾驶》里到达巅峰。
很多人看来,这部片极为老套——
不就是一个“邻家已婚妇女碰不得”的地摊故事。
但Sir必须得说——
故事绝不是评价电影的唯一标准。
看《亡命驾驶》,你得把99%的气力,用在画面。
几乎每一帧,构图都煞费苦心。
听Sir分析——
以其中一场为例——
电梯里,高司令英雄救美。
在这个段落,你可以把画面右边视为正(坏人),画面左边视为负(好人)。
所以一开始,亦正亦邪的男主高司令,站在中间。
他将心仪的女生护到身后。
吻了她,再深情对望。
这时候,相对女主来说,他又是坏人
随后他一转身,从左向右移动,跟杀手迅速厮打。
一条中轴线,隔开了善与恶。
除了构图,还有用光——
《亡命驾驶》多次出现冷暖(蓝红)色调的对比。
就连地图上的标记,用的也是蓝色和红色
高司令想跟女主约会。
他是个冷血杀手,她是个单亲母亲。
不论衣着还是打光,他都处在冷色系,她都在暖色系。
但当他站起来的一刻,女主身后的暖光照到他身上。
杀手开始被女人融化了。
固定镜头+慢镜头+冷暖相间的布光。
是雷弗恩调动看客感官体验的拿手好戏。
连导演自己上杂志。
都偏爱红蓝相间的色调。
这种偏好一方面源于他父母影响。
雷弗恩的父亲安德斯·雷弗恩,是拉斯·冯·特利尔的御用剪辑之一。
母亲维贝克·温丁是一位杰出的摄影师。
另一方面,则是雷弗恩对电影的个人理解:
�风格化的影像处理,其实是种捷径,它可以逼着观众去注意发生什么。
新作《霓虹恶魔》延续了这种偏好。
看海报:
蓝色的脸,红色的唇
同时兼具了《深喉揭秘》的烈焰红唇,和《挑情杀局》的蓝色鬼魅。
剧照:
女主身上蓝色的衣服,红色的血;左下角的红光,右下角的蓝光
绝了。
起变化的是,一向爱拍男人戏的导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戛纳被高司令强吻后,留下后遗症。
第一次将镜头转向了女性。
18岁的艾丽·范宁,曾是人见人爱的清纯妹子。
在《霓虹恶魔》里,被改造成胸口滴血的冷美人。
范宁扮演一个名叫杰西的女模特,只身前往洛杉矶发展。
不幸,陷入一个以折磨女性为宗旨的诡异组织。
那里的女人都过得浑浑噩噩。
杰西是少数清醒之一。
虽然被该组织的头目折磨得生不如死,但她态度强硬,一直反抗。
最后,变成“霓虹恶魔”。
影片的作曲克里夫·马丁内兹总结:
影片的前半部分类似于《娃娃谷》,后半部分变成了《德州链锯杀人狂》。
什么概念?
《娃娃谷》主打美色,金发肉弹;
大名鼎鼎的《德州链锯杀人狂》更不用Sir介绍了。
蚀骨香艳,烈血追风,搅拌在了一起。
雷弗恩自评——绝对恐怖。
坦白说——Sir等不及了。
可惜,《霓虹恶魔》才刚完成后期制作,连预告都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