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的小心思》--食道
食道是一个狭长的管道,直接和胃相连。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设计,就是它明明可以直接和胃的顶端相连,但却连接在了胃的右上方。这是因为我们在正常走路、咳嗽,或者大笑时,腹压会比正常时高2~4倍。如果你的食道和胃直接相连,那消化道里的食物就会出现反流,引起呕吐。因此,食道和胃有一个小小的曲线,是为了防止腹压增高时产生食物反流。
我们的胃是一侧短、一侧长的倾斜囊袋样结构。这个短长的设计有什么意义呢?就是食物进入胃以后会进行分流,液体食物会自然地流到短的那一侧,然后进入肠道,不用在胃里消化;而固体食物就会顺着长的那一侧留在胃里进行再次消化,消化完再进入肠道进行下一步消化。
说完了胃,说一说我们的消化主力——小肠。每个人的体内有3~6米长的小肠,小肠内部有很多皱褶,如果你把它全部拉长,小肠长达18米。而且在小肠的表面还有很多凸起的绒毛,绒毛的上面还有微绒毛。如果你把皱褶、绒毛和微绒毛全部摊平,小肠的面积可以达到200平方米。这是我们整个人体表皮面积的100倍。可见,食物进入我们的身体中,要经过如此大面积的消化和吸收。
进入到小肠的食物都不是固态的,而是一种食糜。小肠的消化液会把这些营养分子分解得更细小进行消化和吸收。每一根小肠绒毛都伴行了一根微小的毛细血管,经过消化液剪切以后的食物分子,就会在小肠绒毛这里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它会流经身体的第一站:肝脏。
所有的食物要在肝脏里进行第一道质量检测,如果是安全的食物,就可以进入到血液循环被细胞利用,如果是有毒的,肝脏就会进行解毒。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很多药物都会对肝有损害,就是因为它要先到达肝脏进行质量审查。
下一站,我们来到大肠,它也叫结肠。有关大肠有一个最知名的疾病,就是盲肠炎。严格来讲,其实盲肠炎是阑尾炎。因为手术切除时,不会切除盲肠,只会切除阑尾。
什么是阑尾?阑尾是盲肠末端退化的一小段肠子。它的个头小到不具备消化的能力,但它具备其他的很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免疫功能。除了有很多免疫细胞之外,阑尾还储藏着人体非常宝贵的益生菌。当一个人出现严重腹泻时,肠道内的大量益生菌会流失,这时阑尾就会释放储存的益生菌帮助肠道更快速地重建微生物系统。
说完盲肠和阑尾,我们再说回大肠。所有的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之后,还要在大肠再消化加工约1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