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物理课堂实录及解读
时间:2014年10月31日
地点:夏邑县实验中学
班级:九(10)班教室
执教:夏邑县实验中学邓校长
记录及解读:张老师(九10班主任)
课前,前台黑板上,邓校长已经写好了本课标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室中南方,在刘漠寒旁边,架着一台录像机,对着讲台开着。邓校长开玩笑说:“大家都要用心学习,等会儿谁不用心学习,刘漠寒,你就把摄像头对着谁”。原本没有坐端正的学生马上开始正襟危坐,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眼睛紧盯着老师。
师: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
生:好了。
(注:此环节目的是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方式有很多种,此处,邓校长利用教室里现有的条件——摄像机,信手拈来,说要把摄像头对准不用心的同学,以一种近乎玩笑的语气,一下子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此举亲切而有效。)
师: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啥?看黑板。
生: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师:咱们学过测电流,学过测电压,还没学过测电阻呢。看看课本17.3,书上是这么说的吗?
全体学生看看书,说:不是。
师:有什么区别呢?
生齐答:一个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一个是测量定值电阻。
师: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的。
师:测电阻要用电阻表吗?
生:(一开始有人说)要......(片刻,更多的学生说)不要......
一生: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师:在黑板上写出来。
该生去黑板写。一会儿写完了,又回到座位上。
师:他写的大家赞同吗?
生:赞同。
师:怎么表示(对别人的赞同)?
此刻,同学们鼓起掌来,教室里一片沸腾。
师:有必要用电阻表吗?
生:没必要。
(邓校长自己的解释:本节课文给出的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对欧姆定律的应用,我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增大了探究的难度,除会利用伏安法测电阻外,还要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这是考点,也是难点,是必须要学生去自己经历的事情。我的设计目的是尽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尤其是鼓励引导他们会设计实验。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的数据尝试让学生能从表面现象入手,分析实验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以上几个环节的师生对话进行的自然而然,引导学生从黑板上对定值电阻的测量调整为小灯泡电阻的测量。然后,话锋一转,提出测电阻要用电阻表,故意给学生设下一个“陷阱”——学生按照惯性思维,自然答错了,才警觉。如此,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凝神静气去倾听,积极应对,更加专注于课堂问题。而且,通过“电阻表”一问,顺便引导出测电阻的条件——通过测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进一步巩固了欧姆定律这个关键知识。邓老师此举,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通过灵活的手段,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思考更深入。可谓一举几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