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法则
2024-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会宁248南有亮
连错3次还犯错,无语也。
比如,一位8岁小男孩的母亲坚持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杂务,通过完成这些工作,小男孩可以赚取每周的零用钱,积累两三周后,他可以用这些零用钱购买自己选择的一个小玩具。为此,他形成了对于金钱价值的理解。对于某个数学问题,一位同学的方法与他同伴的方法不同,在与同伴讨论之后,这位同学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并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点,这是对该问题的数学理解。再比如,我观察到,有个学生在计算321-14+86的时候,他很犹豫,想写成321-(14+86),因为他发现14与86正好可以凑成100,就可以巧算。但又觉得不对,因为他之前有过类似简算的经验,对于此问题能不能像之前321-14-86那样进行简算,他在犹豫……学生犹豫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我们应该给他时间,让他完成他的思考。他虽然并没有很快地计算出结果,但实际上他的学习已经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