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读后感

2017-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平紫衿

  这本书是2016年12月出版发行的,随后很短时间就被下架了。公开的声明是书的质量有问题,但网上一搜确是书里的观点太犀利,容易让人理解偏颇。

  之前读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还有关注他的微博和公众号读他的观点和文章,觉得他分析人的心理特别准确透彻。而且武老师的作品让大众易于接受,他总能用身边的事例新闻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让人看了还想看。

  这本巨婴国是我十一月书单里看的最起劲,用时也最短的一本书。我是先看目录,觉得那个章节吸引我,我就先看哪个部分。我把我的感受总结几点。

一  母婴关系

  书中用了大量的事例和文字,告诉我们母婴关系(尤其是前三岁的母婴关系)对人一生的影响。作者从自身举例,因为小时候家里没人看孩子,妈妈在那个挣公分的年代毅然决然的选择在家带自己的孩子。他说正因为自己的童年的完整和得到的关注多,让他得到了基本的安全感,才让他是几个孩子里心理最强大,而且最成功的孩子。一个童年爱匮乏的孩子,成人后会对别人的示爱没有抵抗力,对关系中的疏远与结束感到致命打击。

二 爱与控制

①一个孩子把牛奶打翻了,结果他开始去攻击妈妈。

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本来我可以控制住倒牛奶这件事,但没走控制住,那就应该是另外的力量在控制,小孩认为这个力量是妈妈,所以他要攻击妈妈。

②一个成功人士在事业上顺风顺水,他在孩子身上也是有求必应。但是效果确是孩子的逆反,不理解。原因大概是孩子觉得一切的安排像是控制,无形中有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他们要反抗。

三 觉知你的情绪,安抚你的情绪

一个人一早骑着自行车去运动,结果自行车没气了,他想修自行车,但因为太早车棚没开门,想找品牌店人家也没开门……结果不顺接二连三发生后,他开始恼火,觉得有种被迫害的感觉。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呢?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上想做和平的事,但内心的敌意却激发出周围更大的敌意。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它,并且要第一时间安抚它。

四  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贵州毕节四个孩子自杀的事件。作者分析不仅仅是因为贫穷,他们的母亲消失了,父亲电话打不通,他们受够了,他们不仅是贫穷,更多的是爱的匮乏。他们只能用脑袋和语言与人建立链接,而感觉和情感却是关闭的。这种无回应的绝境,逼他们走向了死亡。

五 没有麻烦,就没有关系。

正常情况下,如果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去要帮助和爱。既然父母喜欢这样做,那自然就不是对父母的打扰。但如果父母不热情,对孩子的好都是努力做出来的,那么孩子即便事实上被满足了,仍会觉得像是伤害了父母一样,于是产生愧疚,以后尽可能不去给父母添麻烦,由此形成怕麻烦哲学。

这段让我想到小时候跟家人去逛街买东西,路过卖胡辣汤的店时我想喝一碗,可是妈妈不让,她可能觉得我不饿。后来每次逛街回来路过那个店,我想要而没有要。有一次我回到家饿的肚子疼,妈妈说我为什么不要一碗胡辣汤,我说怕麻烦……

六 共情和接纳

孩子,特别是婴儿的世界,很容易坍塌,饼干碎了,孩子都可能崩溃。作为父母我们要有对孩子情绪的包容力,不要跟着孩子崩溃而崩溃,要一直稳稳的在孩子身边,给孩子一个拥抱,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你能觉察并说出孩子的感受,就是与孩子的共情。这时,一般孩子就会平静下来。这点是我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时需要不断练习和使用的。

七 成为你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饱满而自在,愿我们都能证到这一点: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老师的这个观点,似乎是我这一半年才参透的。是的,我的本心也是一个个人主义至上的人,所以才热爱武老师的文字。

(以下摘抄)

触碰到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别人的痛苦。触碰到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纳别人的黑暗,真触碰到时,会发现痛苦中有馈赠,而黑暗中即是力量与生命。

看见就是爱,所以,爱就是答案。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恨是爱而不能。

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爱匮乏。虽然条件不好也可以导致一定的自卑,但这远不如爱的匮乏作用大。

睚眦必报,是因为太渴望获得所有人时时刻刻的爱与认可。

苍蝇在争论对错,而英雄一路前行。

尊重自己的感觉,你越是别具一格,别人就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这时候你要做的是,坚持你自己的感觉。(巴菲特父亲教诲)

将自己的小家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将伴侣和孩子放在第一位,这已经是现在的一种全球意识。

你的内心中,被爱之光照到的存在,就是可以呈现的存在。一个人很刻意地追求成为好人,常见的原因是,他被母爱乃至他人之爱照到的地方太少,所以他觉得自己内心大多是坏的,他得成为一个好人,才值得爱。

有感悟,有摘抄。是的,作者的观点不一定都认同,但是,我是这样理解的,我的阅读为我修建了一座桥,当大路行不通的时候,也许我可以过一座桥。

    这本书不仅举了许多近几年的新闻事例,而且提到了很多电影,还有王菲的一段恋情,王治郅的背叛,王石和田朴珺……总之作者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我笔记抄了20多页,电影名字也记了不少,还有一些名人我也百度了一下……只能说我知识面太窄,看心理读物得同时,我以后还得关注新闻,八卦,还有多看电影(看着自己的学究样,自我嘲笑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