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马玲老师解读《儿童的人格教育》(20161019)
一个人童年的应对模式决定他一生的应对模式。所以早期教育至关重要。
今晚,马玲老师就部分章节内容解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我觉得最终落在两个关键点:1.儿童的成就感;2.家庭对儿童的态度(过分溺爱太可怕)。
一、要让孩子找到成就感
有成就感对孩子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最核心的东西就在这里,要让孩子不断地寻求超越。
从6岁到12岁 ,是 从自卑到勤奋的一个转折的过程。 而孩子的自卑感来自哪里?来自学业的压力,这就是危机。但危机就意味着挑战,绝对不能指责他,要鼓励他,让他有成就感。比如我们的小桥音乐会,就是会让不同领域占优势的孩子成为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一旦他(她)在某个领域成为榜样成为优秀或者卓越者,那么他(她)会一下子亮起来,同时他(她)的生命被照亮,生命状态会特别地积极向上,不用说这个孩子自然也就有了成就感。再比如我们爱心树教室博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博在学业上算得上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但就是因为上次小桥音乐会成了街舞少年的领舞者,所以他的生命状态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在这个舞台上发现了最棒的自己!
排练时的成博 街舞少年领舞者 小桥音乐会上的成博而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就是把孩子的优越感引向有益和富有成就的方向。有益方向是符合社会习俗――即法律法规和大家默许的规则,道理。在日常中要增加学生的优越感,成就感。
决定他的天赋绝对有原因,但天赋绝对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坚守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坚石。
二:家庭对儿童的态度
懒惰式儿童的心理:会把“ 如果句式 ”当做自己的屏障。突破瓶颈做了,做不成功,怕失败。做成功了,就痊愈了。
夸赞方法:你真努力,你真用心。忌“你真聪明”!
当孩子社会情感满足不了的时候,他(她)就会哭闹。它的根就在家庭的态度上。
最后,马玲老师给家长与教师教育孩子时的建议:两种爱的结合——
父性之爱(条件,付出得到,纪律性……)与母性之爱结合(安全感――对外物的信任之源)。也就是严慈并济。
母性之爱孩子会觉得她是安全的,儿童会视它是对社会的信任之源。
不要溺爱,否则,3岁之后就不好收拾了。3岁之后要开始父性之爱,要有条件的。要有纪律才会让他(她)的生命不是一味的放纵,而是寻找超越。
聆听马玲老师解读《儿童的人格教育》(20161019) 聆听马玲老师解读《儿童的人格教育》(20161019) 聆听马玲老师解读《儿童的人格教育》(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