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

孩子不愿意分享?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Andy妈妈育儿
图片来源: Pexels,侵删。

有次带Andy坐高铁,由于是假期,高铁上的小孩子很多,在我们座位的周边就有大概四五个孩子吧,其中一个小女孩比其它几个孩子要大点,她正拿着自己的玩具玩的时候另外一个孩子过来也想玩她的玩具,于是小女孩的妈妈就对她说:“**,把你的玩具给弟弟分一下。”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无动于衷,于是妈妈又要求了一次:“**,你看弟弟多喜欢你的玩具,你要学会分享。”妈妈的话打动不了小女孩,另外一边的弟弟却急不可耐了,于是就去抢这个小女孩的玩具,这个小女孩非常激动地护着玩具,大声喊道:“这是我的,你不能玩。”妈妈看到自己孩子这么没有“素质”,于是就教育孩子:“你看你有好多玩具弟弟却没有,你应该给弟弟分享一下的,我们要学着做一个喜欢分享的小朋友。”后来小女孩极不情愿地给弟弟分享了自己的玩具,但是后来由于又有小朋友过来想玩她的玩具,她终于变得无法忍受哭了起来,直到我们下车的时候妈妈还在抱着她站在车厢连接处安慰她,小女孩的脸上挂满了泪痕。

强迫分享对孩子的危害

随着八零后九零后结婚生子,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父母都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比如爱分享,讲卫生,诚实等等,这些出发点当然是好,但是如果不注重方法,结果却会是适得其反,大人不舒服,小孩子不高兴。像上面的例子,如果妈妈没有让女儿去分享东西,而是帮助女儿拒绝了别的小朋友,那整个旅途对小女孩来说肯定是很快乐的,但因为妈妈对分享的要求,原本的快乐变成了糟心。

小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逐渐萌发了“物权”意识,开始把“我”和“他/她”分开,知道了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应该由衷地高兴,因为这个是成长重要的旅程碑。如果大人不注重孩子的这种“物权”意识,而是强迫孩子去分享,甚至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孩子的物品分享给其它的小朋友,大人是保住了“面子”,但结果却会让孩子慢慢地害怕拥有自己的东西,总觉得自己是没有权利去拥有的,因为用他/她的视角来看,连最亲近的人都不鼓励自己拥有自己的东西,那拥有自己的东西就是错误的了。当然,小孩子的视角并非我们的本意,但是我们不能强求孩子去理解我们的本意,而是应该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去看待问题。

孩子害怕拥有自己的东西,慢慢就会变得自卑,讨好型人格也会逐渐建立,这样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非常乐于分享。这样大人就会很高兴,看我的孩子多么懂事,多么爱分享,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孩子不是在分享,而是在讨好。讨好型人格总是去考虑别人的喜怒哀乐,代价却是自我的丧失和累不堪言。孩子会在讨好中慢慢地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敢理直气壮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成人社会,我们需要在社交中考虑对方的感受,但是对于孩子,他/她的喜怒哀乐只是他/她的,别人的喜怒哀乐也只是别人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孩子通过牺牲自己的快乐而去换取别人的快乐。当然,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她会逐渐体验到分享的乐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更多是对大人的要求

不强迫孩子分享,并不是不培养孩子去学会分享,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自己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喜欢分享的榜样,比如如果做了什么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和孩子一块分一些给邻居,这样会让孩子看到父母是在分享,并且父母从分享中感受到了快乐。我们也可以考虑邀请周围的小朋友一块过来举办简单的派对,这些都是在无形中给孩子传达分享使人快乐的理念。

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决定怎么分食物。买了Andy喜欢吃的水果,比如草莓,洗了之后我都会把装草莓的盘子给Andy,然后告诉他可以让他决定怎么给大家分,一般他会先拿一个放自己嘴里,然后再给我们每人分一个,拿给我的时候我会首先表示感谢,然后吃了之后会告诉他他给我分享的草莓很美味,我喜欢吃。当然,有些时候他是一个也不会分出去的,这时我也不会强迫他一定要分,或者通过情感的绑架,比如不让我吃我很伤心等暗示他去分享。

孩子给我们分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接受并表示感谢。之所以这样,一是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绕他/她,所有的东西都是他/她一个人的,另外也是在让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相反,如果我们拒绝了孩子的分享,那可能就是拒绝了孩子去体验分享的快乐。

对于分享,我一直觉得大人不能着急,等孩子长大在与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以及不分享带来的不便,然后学会如何分享。对于父母,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急于去教孩子怎样分享,而是小心地去保护孩子的“不愿意分享”。


我的公众号:Andymamayuer,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