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研的进来瞅瞅了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极光寄宿考研
医学考研的进来瞅瞅了

2019年的考研即将来临,谢谢你们一直关注着南极光的官方微博,也谢谢你们对文章的认可,借用电影《无问西东》里的一句话: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此祝愿所有的考生金榜题名。加油,加油,加油!

真题回顾

(2007)

流行性脑膜炎时,病变主要累及

A.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硬脑膜

D.软脑膜

答案:D

解析:详见下述

(2009)

乙型脑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A.血管淋巴套

B.镂空筛状软化灶

C.胶质细胞增生

D.卫星现象

答案:B

解析:8版病理学P335筛网状软化灶形成: 灶状液化性坏死,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考纲要求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考点解析

一、流脑和乙脑的鉴别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日本夏季脑炎)

病原体

脑膜炎双球菌

乙型脑炎病毒

疾病特征

急性化脓性炎

变质性炎症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

蚊子是传播媒介

(我国是三节吻库蚊)

发病季节

冬春季

夏秋季

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少年

10岁以下儿童

病理变化

①上呼吸道感染期:粘膜充血水肿、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②败血症期: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斑),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③脑膜炎症期:化脓性炎症

①病变广泛累及脑脊髓实质

②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

③小脑皮质,丘脑及桥脑次之

④脊髓病变最轻,常仅限于颈段脊髓

大体

①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②蛛网膜下腔(2007)充满灰黄色的脓性渗出物,沿血管分布

①软脑膜充血、脑水肿、脑回变宽,脑沟窄而浅

②切面:粟粒或针尖大小的半透明软化灶,境界清楚,弥漫分布或聚集成团

镜下

①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②脑实质一般不受累

①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 充血、脑水肿、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套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卫星现象与噬神经细胞现象

③筛网状软化灶形成: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2009)

④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结节

临床病理联系

①脑膜刺激症状:屈髋伸膝征(+),Kernig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②颅内压升高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小儿前囟饱满

③脑脊液的改变:压力升高、浑浊或脓性、脓细胞多、蛋白含量高、糖减少、涂片及培养可检测到脑膜炎双球菌

①高热、全身不适、嗜睡、昏迷

②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搐、痉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③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脑膜刺激症状

结局和并发症

①大多数痊愈:及时治疗及抗生素广泛应用

②转为慢性并出现并发症:脑积水、颅神经受损麻痹、脑底脉管炎致血管阻塞

大多数痊愈。

少数病例

沃-弗综合征(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起病急,病情凶险、多见于儿童、脑膜炎轻,但严重的败血症休克。

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学长笔记

①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脑膜所致,因此病理改变主要在脑膜、蛛网膜下腔——>充血扩张、脓性渗出——>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压力增高、大量炎细胞渗出。

② 流脑是脑膜感染,脑实质变化不大,无血管套形成、无软化灶、无神经细胞变性、无胶质细胞增生。

③ 流脑是细菌感染,有细菌感染的一些特征:蛛网膜下腔炎细胞浸润明显,脑脊液脓细胞(+)。

④ 同理,乙脑是病毒感染脑实质,同学们可按这种方法,理解记忆。  ⑤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从名字就可知病变主要为脑脊髓膜(软膜、蛛网膜)。  ⑥ “伊波拉病毒”(一部电影的名字)——乙脑为病毒性脑炎。  ⑦ 乙脑:传染源病人家禽,血管套形成,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  记忆:人中了禽兽(家禽)的圈套(血管套)易苦恼(乙脑)和焦(胶质细胞)躁(软化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