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有意思的概念
这段时间看《逻辑思维》这本书,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忍不住想把它们做下整理和总结。
第一个概念是【解释框架】
作者在书中举出一个案例:
一个修道士问自己所在的修道院院长,他能否在做祷告时吸烟,修道院长大吃一惊,他说道“当然不行,这近乎是亵渎神灵”。另一个修道士问修道院院长“我能否在吸烟时祷告?”这个修道院院长则说“当然可以,上帝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能聆听我们的声音”。
我们对于事物的解释不仅会受到在特定情境中被激发的思维定式的影响,也会受到我们解释框架的影响。而我们接受不同类别信息的顺序就是一种解释框架。
上述故事中的第二个修道士就深刻洞悉了传递信息时表达顺序的重要性。
对于解释框架,接下来还有两个有意思的案例:
01
商家A:我这里半加工过的肉制品,瘦肉含量为75%;
商家B:我这里半加工过的肉制品,脂肪比例为25%;
受【解释框架】影响,A比B的说法更有吸引力。
02
说法A:此款避孕套,避孕成功率为90%;
说法B:此款避孕套,避孕失败率为10%;
对于同一个避孕套,那些被告知“使用它通常都能成功避孕”的人比被告知“使用这个避孕套有时会失败”的人认为这个产品更好。
如何将【解释框架】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若作为团队领导人,为鼓舞团队士气,对队员说“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我们队有70%的胜算可以获得这个月业绩的冠军”比“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距离月冠军还差30%的胜算。”可能会更好。
第二个书中提到的概念是【沉没成本】
先看一个有趣的案例:
你花了90元购买了一张电影票,在观影近一小时后,你发现电影极其乏味和令人失望,此时你会留在影院把电影看完还是立即离开呢?
对于沉没成本,书中没有释义。为此,我百度搜索了一下【沉没成本】的概念,这是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电影票是你之前已经花出去的钱了---它已经沉没了,也不能把钱拿回来。
所以沉没成本说的是,在做决策时,我们要考虑的是未来的收益和成本。而不是已经沉没的成本。毕竟已经发生的事情已无法挽回,为倒掉的牛奶而哭泣无济于事。
鹊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