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摄影情感的港湾老树皮(文字版)

趣谈湖北人"过早”

2023-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秦巴汉275e5477c13f

原创:秦巴汉

一晃,来西安生活的时间,竟然达七年之久了。

西安人过早,主要是年轻人上班族,怱忙在路边摊买个"菜夹馍",边走边吃挤公交地铁。也有一部分老年人中年人在外过早,就比较讲究了,肉丸糊辣汤,豆沫,豆腐脑,油条,肉夹馍,包子,热米皮,稀饭(小米),都以喜欢而选择之。当然,在家里吃早餐的人更多。

而湖北人在西安,基本每天在外"过早",这是由其多年”习惯"决定的。

但要追溯过早的历史,似乎也没有定论。查资料得之,有文字记载,有"过早"二字,最早是清道光年间,就是1821年以后,距今约200年。

清道光年间,久居汉口的叶调元(1799—?,又名苕园,字鼎三,浙江余姚人),在《汉口竹枝词·市廛》中说:

银牌点菜莫论钱,西馔苏肴色色鲜。

金谷会芳都可吃,坐场第一鹤鸣园。

当时,过早的店家已经讲究名号了。馆有苏馆、西馆、金谷、会芳、五明、聚仙,皆有名,惟鹤鸣座头明洁,器具精良,冠服之士觞咏为宜。

汉口市民的生活不仅是一日三餐,而且其早餐与城外乡村农民的早餐品种有了分野:乡村农民家庭的早餐品种,主要是自给自足的米面加蔬菜,与午餐、晚餐品种无异,且为一家人自做自吃。而城市居民的早餐品种,则是以品种多样的小吃为多,而这些小吃,则来自于街头各小吃店、小吃摊上的售卖。

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说:

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吞饭可忘。

切面豆丝干线粉,鱼参元子滚鸡汤。

这首竹枝词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却透露出了丰富的信息。记明了过早的丰富,过早的具体内容,至今,切面(热干面),豆丝,干粉(米线),仍是汉口人过早的主要品种。

文中的“过早”,是湖北人的方言,即早餐的意思。这是至今我们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过早”的词汇,并明确指出湖北方言的“过早”,就是普通话里的早餐之意。

“过”的本义是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早”取其“过”的动词义“度”解,与“过年”“过节”“过生日”相似,有正式的意味。从民众心理认同上看,湖北尤其是武汉大多数人认为,不在家外面的小吃店、小吃摊上吃上一顿早饭,这天的这个早,就无法过或者叫没有过或者说没有过好,可见湖北人对早餐的重视程度。

汉口人的“过早”内容繁多:“切面豆丝干线粉,鱼参元子滚鸡汤”,但多是小吃,显然不是自家烹饪所成,而是去专门供应这些小吃的店铺和摊点上购买得来。现今武汉人每日在小吃店、小吃摊上过早的方式与习惯,其实与道光年间并无二致。

鸦片战争后,随着汉口、宜昌、沙市相继开埠,英、俄、法、德、日、美等国侨民移迁汉口,西方饮食文化陆续进入湖北长江沿线城市,面包、蛋糕、牛奶,咖啡与点心组合、可可与点心组合、红茶与点心组合等早餐形式,也出现在过早的餐桌。

至此,湖北人"过早"已形成习惯,逐渐传播到黄石,襄阳,十堰等地,襄阳牛杂面,应时黄酒的过早组合,与武汉热干面,豆皮等过早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演译着湖北的早餐文化。

放眼全国,除了湖北的”过早"外,河南的糊辣汤,陕甘的罐罐茶,广东的早茶,也比较有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