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梨花
2020-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听雨到清晨
梨,蔷薇科落叶乔木,在古代诗词中常将雪花和梨花相比拟,茫茫如雪的梨花,茫茫如花的飞雪,是彻骨的冷,透彻的白。如“淡羽梨花雪,轻衣柳絮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砌下梨花一堆雪”、“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红楼梦》中贾宝玉《冬夜即事》“梨花满地不闻莺”,也是将满地的雪花比喻成梨花。李渔认为:“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以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梨花之洁白纯净,让人感慨,如黛玉的海棠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梨花的白除了雪堪比拟,还有月光。张惠言词:“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晏殊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汪曾祺《葡萄月令》:“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朱淑真说:“冷艳未饶梅共色,靓妆长与月为邻”。月光下的梨花堪与月光争皎洁,一树梨花一溪月。
梨花飘零常常隐喻美人迟暮、青春不再之悲。如刘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庭院空寂,重门深掩下满地的梨花更加显示出女子的孤独寂寞。白居易的《江岸梨》:“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白纱裙。”干脆将梨花比喻成孀居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