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美人说

中国女孩因帮男友运毒被处以死刑|特别执着于爱情的女人,得了什么病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750人  袁筱鱼

1

看到最近的一则新闻,“中国女孩因帮非洲男友运毒被处以死刑!”触目惊心。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中国女孩被非洲裔贩毒分子以“爱情”的名义洗脑,幻想真的能跟他们在一起享受幸福。非洲男友利用她们的感性和对爱情的期待,降低了她们的戒备心和警惕性,以至于他们提出携带不合法物品的要求,她们也不拒绝。并且,就算被抓到要判死刑,她们也不把所谓的“爱情”对象招供。 

 正常人一看,肯定都觉得荒唐至极。爱情在生命面前,算个屁啊。 

可是看到报道中那些女生的背景,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她们会将爱情看得重如生命。

这些女子无不出生于社会底层,没有稳定有爱的家庭支持,没有持续可靠的陪伴成长,更没有理智有效的人生指引。 她们似乎除了“无畏”,便一无所有。 

因为生活艰难,她们唯有怀着对爱情的信念,才能拥有岁月的铠甲去抵抗各种蹉跎。她们似乎相信,唯有爱情,生命绽放才有意义。

2

在摇头叹息的同时,我们不禁要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性容易为爱痴狂?

 前段时间因为一篇《张杨导演,我爱你》而备受关注的“小二姐”,微博介绍就是“因爱而生,因爱而活,因爱而亡。” 

小二姐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由奶奶带大。孤独而残缺的情感,极度需要爱情来慰藉。哪怕是沉溺在自己幻想中的爱情。

 因“人言可畏”而自杀的阮玲玉,也是揪着“爱情”难以放下,“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 

阮玲玉

阮玲玉的童年太过悲苦。父亲在她6岁那年去世,母亲靠做女佣拉扯阮玲玉艰难长大。随着母亲更换雇主,阮玲玉向来懂得如何低眉顺眼,可是终究没人与她作伴。她成长过程的寂寞、悲苦,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阶层问题,精神问题。

于是,遇到有人对她好,她从不考量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便接受了。比如说,雇主家的纨绔子弟张达民,有妇之夫唐季珊和蔡楚生。

他们都不是真正对的人,因为没有一个人真的爱她。她感受不到任何暖意,便只能哀伤决绝而去,通过自杀实现最后的“我很快乐。” 

张柏芝也曾是追求爱情不顾一切的女子。和陈冠希之间的是是非非,和谢霆锋之间的恩恩怨怨,还上节目自爆“流产多次”。如此美丽的女孩,高开低走的人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张柏芝的母亲感情经历复杂,有过数段婚史。张柏芝的成长一样缺乏陪伴和引导。有人说她是泥淖中开出的野花,只在胸口上写着一个“勇”字。

 还有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饰演黄蓉的翁美玲,因与汤镇业分手走不出来,在家中开煤气自杀身亡,26岁香消玉殒。

翁美玲的母亲是父亲的小妾,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女两人没有分到一点遗产。之后母亲改嫁,翁美玲跟随她一起移民到了英国,成长中也是充满了艰辛。

3

在帮异国男友运毒的一批人中,有个胖胖的20岁女孩接受采访时说,“我长大到现在,从来没有人像他对我那么好。所以,我不帮他,我帮谁?”

也许,从小所能接收的爱太少,以至于对爱的概念是模糊的。从小的家庭不和谐不温馨,以至于对温暖有一种深深的执念。

可是,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她们不知道。只要有诱惑,她们便不会拒绝,看起来可能是依附于其中的条件,实则是沉迷于关系里的安全感。而往往因太感性而不加选择的人都不会给她们带来多大的安全感。

为什么?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人们最初往往会下意识选择重复童年时期创伤的亲密关系。这听起来好像自虐。

而实际上,过去不管如何伤痛,那也是熟悉的感觉,这很容易让人放松戒备。遇到与儿时记忆里重要人物(异性养育者、异性亲人)相似感觉的人,她们便很容易来电。即便她们隐隐感觉到,这可能会是一个给自己带来重复性伤痛的人,她们也很难拒绝。就像松子,也像阮玲玉。

另一方面,因为过去的创伤太敏感,她们急于想要纠错。而生活无法倒带,便只好在恋人身上寻求情感修复。于是,她们会痛苦,会纠结,却无法自拔。

写到这里,你可能发现了,以上大部分的重点在于过去缺爱的客观实际。你可能要说,这都是无法改变的,能怎么办呢?

的确,这部分女性,天生就缺爱了,想要爱情无可厚非啊。关键问题在哪?

张柏芝

4

 有个朋友,出生在特别重男轻女的地区。自出生到上小学的六年时间里,因为她是女孩,父母从来没有带过她。她跟着外婆过着老少相依的生活。外婆很爱她,可是这份爱并不能弥补父母爱的缺失。所以,尽管她肤白貌美,身材高挑,但还是自卑到刻骨。

上小学时,她终于回到父母身边,却发现父母感情不和。母亲经常被父亲家暴,也在她面前哭诉父亲的种种劣行。她问了母亲一句,那你们为什么不离婚?母亲略带嫌弃和愤懑地回答,还不是为了你!

长大后,她遇见了一个男孩,温文尔雅,关键是对她很好。鉴于对父亲的刻板印象,她觉得跟父亲相反的人,才是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于是,和他订婚了。

不久,她却感到了深深的痛苦。她发现自己并不爱他。她问自己,是一开始就选择错了吗?难道内心还是倾向于父亲那样大男子、自私并且有暴力倾向的人?

当她说到细节,用到了“我像个男人,他像个女人”、“我想要他哄我保护我,可是他不会,反而要我去哄他”之类的语句。我发现,根本原因并不是她选错了人,而是她明明还在过去的影响下生活,甚至认可过去的伤痛,却自以为已经挣脱,实现了独立、自主、自强、自信。

这是很隐蔽的糟糕状态。

看起来,她好像比其他缺爱的女性懂事,明理,痛恨重男轻女,追求自由独立。实际上她的行为和潜意识却在不断地重复母亲的思想——女人不值得被平等对待;女人天生是弱者,需要被保护;女人就是情绪化,需要哄;女人要为了孩子将糟糕的关系苟延残喘,哪怕被家暴……

她刚开始选择他的时候,看上的是他性格温和,让自己更受尊重。订婚后,却希望他men一点,甚至大男子一点,好让自己柔弱依附,不用承担那么多责任和义务。可是,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她悔婚了。后来又找了一个有着大男子主义,类似她父亲的男人。她幻想这个人可以保护她,可后来发现他出轨了。

她开始对男人失望。但怀着对爱情的执念,她不带理性,不做准备,继续寻找下一个,似乎单身是极大的罪恶。

翁美玲

直到有一天,她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身上。看书,旅行,反思这些年的情感经历;创业、做义工,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意识和行为……

想着想着,突然泪如雨下。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来源,也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斑驳,瞬间便原谅了他人,也原谅了自己。

前段时间,再见她,她的事业小有所成,生活丰富,早已不再痴迷于爱情。

曾经的空缺,终究要通过充实和成长去填补,而非爱情。而成长就是在跌跌撞撞中不断反思,不停前行。

所以,关键问题就在于,通过关注自己获得成长,实现自我独立的状态。

5

常常听到”自我“这个词,可是很多人并不懂自我的概念。我所理解的自我,是一个人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懂得把握一个最舒适的度和自己待在一起,包容、理解、关爱自己。这是一种自己与自己建立的亲密关系。

在自我关系处理好的状态下,我们懂得自己的价值,在于输出的能量,而不在于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懂得关爱自己,对自己有要求,却不苛刻。我们是自信而放松的。我们也懂得接受时的感恩和付出时的满足。

独立而丰盈,这个时候似乎才是迎接真正的爱情到来最好的时刻。而也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爱情不是生活必需品,拥有身心契合的伴侣,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将自我托付。

放下对他人的期许,就没有了病态,没有了缺爱会死的饥渴。明白自我的价值和独立的重要,才懂得珍惜该珍惜的,舍弃该舍弃的,不迷惘,不悲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