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

与自己和解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zl爱思考的芦苇
与自己和解

1

“都不叫人。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啊?”这是远房亲戚的声音。

“你怎么都不开口叫人啊?这样多没礼貌啊?”这是妈妈的声音。

“我怎么就看不起你们啦?我怎么就没礼貌啦?”她的内心翻滚着,但她还是没有吭声,只是耷拉着脑袋、垂着双手呆呆在站在一边。

她不知道该怎么为自己辩解。

她很羞愧,因为自己的不讨巧。

那年,她七岁。

2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这次考得很好啊。”在走廊上,班主任迎面走来,由衷地夸她。

她站定,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进步,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

然后,她脸红了,为自己一本正经的腔调,她觉得自己把老师的台词给抢了。

她不知道,明明自己的内心是欢喜的,带着点小雀跃,可为什么一开口就不对劲了,连老师看她的眼神都有些疑惑呢。

她很羞愧,因为自己的不得体。

那年,她十七岁。

3

公公婆婆买了新房,搬走了,就在隔壁小区。

每晚过去吃饭,再坐上一两个小时,嗫嚅着辞行。

公公婆婆照例送出来,送到这边楼下,然后说,“我们就不上去了。明早想吃什么?给你们送过来。”

她感到自己被粘稠地包裹着,快要喘不上气了。

“别送了。不要搞得那么难看。别人会说的。”那晚,她终于没忍住。

空气瞬间凝固。

她马上就后悔了,知道自己不该那么说。但如果她不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公公婆婆怎么可能放弃他们的好意呢?其实她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她只是想从那片粘稠中挣脱出来。

她把自己的乖巧给撕碎了,从此再也没有修复过。

她很羞愧,因为自己的不领情。

那年,她二十七岁。

4

领导带队到外单位学习,回来让她给那个单位写封感谢信。

就这么一封感谢信,折腾了一上午。

细算起来,还远不止一个上午。因为在早上八点之前她就把初稿赶出来并发送领导邮箱。之后就是来来回回不断的修改,没有句斟,只有字酌。

她觉得自己都快疯了。她还是那个被誉为“一枝笔”的人吗?

终日忙碌,却忙不出什么来,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她的内心从来没有这么兵慌马乱过。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个旋律总是在夜间临睡前在耳边无声响起。

时常夜半醒来,心慌到难以入睡。

她很羞愧,因为自己的无作为。

那年,她三十七岁。

5

窗外,雨一直在下。

她和先生坐在窗前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说到近期的心情和感受,话就渐渐地密了起来。

“时间过得好快。十几年前还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确实也做了很多事,也做成了,但细想来,不过如此。一直都在努力,到头来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平淡无奇的一些事。”

她也有同感。

虽然有些遗憾,虽然骨子里还是那么好强,如果给她机会,她还会仗剑而起,但是她已经接受了自己不过是普通人的现实。

她特别喜欢《大明宫词》中李治说的那句话,“人生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关键在于你怎么对待它们,是原谅还是不原谅。有的人一辈子都靠原谅生活,就没什么出息,但内心快乐;有的人一辈子都靠不原谅生活,会很有出息,内心却不安宁。”

她就是始终都不肯原谅的那个人,一直死盯着自己不放,哪里又做得不好了,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特别是她所看重的领域,一点点的纰漏都会被她放大,她为自己没能做好而羞愧不已,也焦虑不已。

而今,她终于慢慢地放下了。

她不再羞愧,因为她开始与自己和解。

这年,她四十七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