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军的吃货天堂陕西省旅行·在路上

西安之旅美食篇·魏琴娃的面

2017-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阿拉斯加猎人

魏琴娃,一个普通的名字。

我为什么要以她来开头呢?

这故事说来话长,让我们先从一个雨夜的面店讲起。

那是我来西安的第一天,看了兵马俑,去了华清池,一天的行程,半天就完成了,下午早早回到酒店,觉得肚子很饿,就和桃子一起出去觅食。

那天下着大雨,我和桃子打着伞,没头苍蝇似的乱转。

我们走到一家写着“蓝田裤带面”的小店门口时,看到坐满了人的房间,我潜意识觉得这家店应该能好吃。

走进去,店面很憋仄,满墙都是名人照片,看来很多美食网红已经来过这儿打过卡了。

我走到前台点餐的地方,一看到菜单就很懵。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五六个面名字的开头都带了“魏琴娃”三个字。

魏琴娃?

那是谁?

听起来像个少数民族老奶奶的名字。

再往后看,这几种叫魏琴娃的面都是旗花面。

旗花面是什么,我也完全没概念。

最后,稳妥起见,我就点了一个裤带干拌面。

裤带面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宽度,宽宽的,像裤腰带一样,所以叫裤带面。

这个裤带面的卤子里有肉酱、豆干、香菇、胡萝卜,撒上红红的辣椒粉,一下子就勾起人的食欲。

裤带面的面很宽,但不厚,配上卤子,吃起来十分的香。

但是,有一个问题。

对我来说,有点辣。

我那时右眼发炎,肿的睁不开眼,这种带辣椒的东西是不太敢吃的。

吃了半天,我很担心这个辣辣的面会让我的眼疾越来越严重,就决定再重新点一个。

再次回到前台,我又一次看到了魏琴娃的面。

确切的说,是我看到店里面大部分人都在吃一种红红的浓汤面。

这种面汤汁非常浓郁,看起来非常好吃,于是我就向前台的小姑娘打听,这个小姑娘长得凶凶的,但细聊之下,发现她十分单纯,虽然问东问西,她都一一为我解答。

我问了半天,发现大家吃的都是魏琴娃的旗花面系列。

不行,越来越好奇了,我非要点个旗花面尝尝。

点完面回到座位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墙上的照片,发现有好几张都是老板和一个老奶奶的合影,这个老奶奶,就是魏琴娃。

魏琴娃,今年81岁,出生于陕西蓝田厚镇宋寨村。

魏琴娃十五六岁就嫁人了,那时当地的习俗是,结婚当晚,新媳妇就要做臊子面,不但要把面擀好,还要看刀工好不好,切的面是否够细,由于她在家学得早,这些都没难倒她。

魏琴娃一辈子勤快操劳,给家人做了六十多年的面,因为面做得好,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在第一集“脚步”中,魏琴娃展现了她精湛的做面工艺,由此一炮而红。

这家店就是她的传承人开的。

魏琴娃旗花面,是用西红柿浓汤煮的面片,里面有青菜、胡萝卜、蘑菇,汤汁十分浓郁,略有一点辣。

面的量十分大,满满的一大碗,吃起来非常有满足感,它不是那种国宴美食,但带着浓浓的亲切感,有一种家乡的味道,外婆的味道。

在西安五天,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