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生活,一个都不能少教育

舍与得的最后一公里

2017-08-11  本文已影响30人  星海微语
舍与得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灾情一发生,各路救援队便立即赶往了灾区,上图是一名四川特警的朋友圈截图,他的孩子在地震后的10分钟出生,还没等到见上一面,也还没来得及分享新生命到来的喜悦,这位伟大的爸爸就已经赶赴九寨沟参与救援了。我想每个人在看到这张截图的时候,都会心生涟漪的,忽然联想到2015年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的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当时有一句话非常之令人心酸:“消防员: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们”。他们当中有些人救出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同时也牺牲了与他们有紧密联系的人的幸福。

我们经常被劝慰:有舍必有得。确实,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但是说的人大概忽略了一点:此舍之后未必是此得,此得也未必只能通过此舍而得到,此舍未必是我想舍的,此得也并非是我想得的。


舍与得的最后一公里

上图这位医生我本不认识,但是他的事迹最近却在医学界的朋友圈里被刷屏了,于是,我了解到,原来他曾获得过“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原来他曾因在马路边救人被尊称为“马路天使”并被医院表彰,原来他在同事眼里永远是那个“推着病床飞奔在胃镜室走廊”里的工作狂人,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因为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离开了他的妻子、孩子、父母,所以就算他被这么多人铭记,被这么多人熟悉他生前的光芒,也无法换回他只有一次的生命。

大约你我都有这样的印象,很多人活着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发现或提及他身上太多的光芒,但是死后却有很多回忆、美称、赞扬、歌颂以及荣誉被安在这个人身上,听后着实让人挺心疼的,因为这样的舍与得之间隔着的并不是其他,而是生命,这种方式的诠释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舍与最辛苦的得。


舍与得的最后一公里

有一次听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特别策划“国之脊梁”主题系列节目,当天晚上的主讲嘉宾是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他在演讲中提到,在他年轻的时候,被组织委以重任去研发我国的核潜艇,当时该项技术极其缺乏,人才也极其匮乏,并且研发核潜艇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是不允许被泄露的,于是他选择隐姓埋名30年,并且在家人苦苦问询他的情况时,也丝毫没有透露半点关于自己的信息。

无疑,这样的舍是高尚的,这样的得也是被无数人尊重和称颂的,舍了自己的利益,得了国家的发展;舍了小家,得了大家;舍了青春,得了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样的舍与得之间隔了无数个日夜的寂寞与孤独,也隔了无数次失败与心痛。


舍与得的最后一公里

董卿一直是我最欣赏的女性之一,前不久她作为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的主持人与制片人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反响相当热烈。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随和、感性、知性与坚定并存的形象,但是在背后,她为这档节目付出的努力却鲜有人知。为了以最完美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呈现这档节目,她前前后后自己只身跑建材市场挑选材料、舞美效果是她在一次又一次亲临现场和沟通调试之后才得以最后确定的、她的每一场嘉宾都是她靠自己的人脉关系一个一个去联系的,而当时她的儿子还特别小,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年龄,而她在第一期《朗读者》开播之时,已有大半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了。

这是一位母亲的舍与得,舍了自己,得了观众;舍了儿子,得了舞台;舍了体力,得了呈现;舍了休息,得了掌声。美满却又让人心疼。而这样的舍与得之间隔的是千山万水的思念,隔的是日日夜夜的辛劳,隔的是不愿放弃的坚持。用她自己的话说:“付出与回报若能达到平衡,那将是最好的状态。”


舍与得的最后一公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内容很棘手,整整连续工作了21天,学生无小事,我想这是每一个在学校工作的同仁都能感同身受的。当我有一天终于休息下来的时候,儿子却指着门对我说:“妈妈,班班。”即让我上班的意思,当下我的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尽管我试图用他能听懂的方式解释了很多遍妈妈今天不上班,可以陪宝宝,但儿子还是依然将我推向了门口,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舍与得之间大概始终相隔着“最后的一公里”,这一公里无法跨越,却让我清晰地听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