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所有帮儿子买房成家,儿子却留在岳父母身边尽孝,值得吗?
孩子长大后,父母帮衬着成家立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不过,最近看了两个小故事,让我也跟着愁肠满腹,左右为难。
网图侵联删故事一
一独居阿姨,含辛茹苦将儿子供养到一线大城市读书。儿子也争气,毕业后留在一线城市工作,并和当地的姑娘谈婚论嫁。
双方均是独生子女,女方家庭条件比男方家好一些。
所以,女方没有要彩礼,双方父母共同出钱给孩子们凑了首付,买了房。男方出资三分之一,女方家出三分之二。
原本一直感激亲家不嫌弃自家经济不好,对小家庭颇多照顾,自家虽然出资不多,但已经倾尽所有。但是随着第一次去儿子家过年,阿姨除了伤心,还是伤心。
为了照顾全家和亲家的情绪,过年时,阿姨没让儿子带着媳妇回老家,而是决定自己去儿子家过年,这样两边父母都可以享天伦之乐。
到了儿子家,亲家和媳妇对阿姨都很热情,但是看到全家只有儿子一个人买菜做饭做家务,亲家一家三口只管看电视聊天打麻将,还叫想帮忙的阿姨不要管,说这是“他做惯的”。
看不下去的阿姨,终归还是匆匆回老家了,临走时,儿子看妈妈一直伤心难过,问明缘由,笑着说“我觉着挺幸福的呀,你难过什么?”
养儿二十几年,含辛茹苦,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结婚成家以后,没有伺候过自己,却要伺候儿媳妇一家三口。
阿姨为自己的未来难过,也为儿子难过。
故事二
夫妻二人,很早就给儿子准备好了将来买房结婚的钱,眼看着儿子工作、恋爱,结婚的事即将要提上日程。
却不料,儿子和女朋友没有打一声招呼,双双辞职,去了女朋友家所在的城市,要重新找工作,留在那儿定居。
大吃一惊的老两口,赶紧问缘由。
原来是女友的母亲重病,女友要回到家乡,留在父母身边,伺候父母左右。
儿子就义无反顾的跟着女友回到她的家乡,打算一切从头开始。
所以,当儿子兴奋地打电话给父母,说自己打算结婚的时候,说要买三室一厅,这样岳父母和孩子就有各自的房间;说要买电梯房,这样岳母上下楼方便……
说了很多,全是围着女友和岳父母一家转,没有一句提到自己的父母。
妈妈听着儿子的计划,表现很冷淡。当儿子要求母亲把买房结婚的钱转给自己的时候,母亲说自己不出钱。
儿子诧异,说“不是早就给我准备好了结婚买房的钱了吗?为什么不给我?”
母亲说,“你都准备去岳父母身边尽孝了,而且生活规划里根本没有我和你爸的一席之地,我为什么出钱?钱是准备好了,但我反悔了,我要拿这个钱和你爸养老,毕竟将来我们是谁也指望不上了。”
儿子解释说,自己不是不孝顺,反正离家不远,父母有事的话,坐飞机两个来小时自己就能回去。
妈妈不置可否,平常没有人承欢膝下,真要有事,等儿子回来恐怕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这两则故事,每一个人都不是自私自利之人,也都不是精于算计之人,都没有错,但也是各有各的苦衷和立场。
养儿防老,这句话在现代,这个“儿”不单单指的是儿子,而应该是儿女。
儿女长大,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们成家立业、家庭幸福。除此之外,父母也期待自己可以有儿女能够承欢膝下,自己可以得享天伦之乐。一旦自己有什么意外,儿女也能第一时间赶到,不留遗憾。
但是,小家庭和双方父母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容易平衡。
我也有儿子,也是千宠百爱地长大。如果将来,一个人伺候媳妇全家一家,我想我也是不愿意的。
自己不舍得使唤的儿子,却给别人家当牛做马,注定当娘的会心疼。但如果儿子愿意,不想干涉,也只能眼不见心不疼,罢了!
如果我的儿子打算将来去女方家所在城市安家,其实无论承不承认,已经意味着我与儿子之间鞭长莫及。
我不会完全不出力,无论他如何选择,他都是我亲生的、亲自养育长大成人的孩子。但在帮衬上会量力而为,先保证了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再帮衬孩子。
毕竟,孩子不在身边,真的指望不上。不要说现在交通方便,再方便的交通,也阻碍着孩子的回家之路。
唉,家庭的事,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绝对的对错。
当代父母,真是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