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皮,但是我过得比叔叔阿姨们好”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5人  壹诧

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了。相信家长和孩子们是几分欢喜几分愁。

按理说,两个月的自由时光,谁不向往?问题是,如今孩子们的暑假,是真的自由吗?关于这个问题,壹诧的小伙伴们展开了一场辩论。

正方

观点:现在的孩子,暑假过得很开心。

Yoko

现在孩子的童年真的没有我们以前那么快乐吗?我并不这样认为。恰恰相反,物质条件的充裕让现在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乐趣。

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好了,父母会花多一点时间去陪陪孩子,也都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精神上的满足,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去报班学习。况且,虽然总有给孩子减负的声音,但孩子在培训班就真的不快乐吗?

北京的一个研究所也对现在的孩子发起了“你快乐吗?”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孩子都表示他们是快乐的,并且小伙伴是他们快乐与否的首要因素。

我的小侄女,报了一个画画的班和一个跆拳道的班,她总是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即将见到要好的小伙伴的兴奋,等待着周末的到来。“孩子,你上培训班,一定压力很大很不快乐吧?“对这样的误解,孩子的反应不恰恰是最直接的回答吗?

另外,我总在想,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更快乐,但我们曾经真的有那么快乐吗?长大后的我们,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童年时的忧虑对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给童年时光蒙上了时间的滤镜,放大美好,选择性地遗忘残缺,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比现在的孩子快乐!

可,在当下,孩子们正在切切实实地感受着成长的喜怒哀乐,他们审视他们的童年,是不带滤镜的。所以把两代人的童年这样对比,你凭什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童年就是比现在的孩子快乐?

Kevin

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降临之后,一种相当不和谐的声音常常出现在各大教育论坛的板块中,即:现代孩子的暑期生活是否过得不开心。

出现这种声音的背景并不复杂,首先是在当今时代下,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厌恶看到手机和电脑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下班回到家自然不愿意也看到自己的孩子抱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屏幕看;其次是当我们开始以“长辈”的身份来审视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希望看到他们读书、写字、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成天沉迷在虚拟世界当中。

这样一来,“孩子们现在的暑期生活该得多无趣啊” 的论调自然而然会占据我们的大脑,进而产生一种错觉。

实际上,孩子们并不会因为这样的现状而感到无趣;相反,这是他们成长过程当中不可阻挡的一次浪潮。

要知道现在正当爸爸妈妈的80和90后们,当年可是出了名的爱玩游戏,从童年到青春期甚至到进入社会工作,都没少让家里的长辈操心。但是随之而来的,是80后和90后们纷纷从游戏当中开发了对未来的探索信心,进而促进了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繁荣。

因此,孩子们暑期当中喜爱泡在虚拟空间里,其实从宏观意义来讲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有历经了成长所必需经过的步骤,真正的蜕变才会降临,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既然他们乐于其中,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更何况就像庄子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早已过了童年时光,就不要再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强加在孩子们身上。暑期生活是否有乐趣,这还得是孩子们自己说了算。

Jason

现在孩子的暑假,当然过得比以前开心,怎么说,形式丰富了、安排科学了、而且最主要的是体验点也比过去多了好多,怎么可能不开心?

首先不说远的,从我们父母一辈说起吧,父母出生的5、60年代,都是那种特别贫瘠的年代,吃穿都不好,所谓的暑假都是帮家里大人干农活,整天忙上忙下那种,根本就没有什么快不快乐可言,糊口都没搞定,怎么可能随便玩,自然没有快乐的说法。

到了我们这一代,物质生活好了,暑假基本上属于自己了,但是除了做做暑假作业,更多和同学附近玩一玩闲逛,根本也没有太大的突破;而且不少人还是要为自己或者家庭赚赚钱,会跑出去打工的那种,相对来说玩的其实不多。

而现在的小孩,跳舞、下棋、跆拳道,画画、钢琴、小吉他,甚至各种出国夏令营,各种增长见识寓教于乐的事情,选择真的太多样了。而且不仅如此,现在的小朋友的暑假是有各种人陪玩,家里人全家大小齐动员就不用说了,专门去到一些培训班、艺术班,还有贴心的陪玩教练,各种各样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想想这快乐感也是之前我们爸爸妈妈,甚至我们都没法想象到的。时代在进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也玩得特别欢,这真是我们无法比拟的。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小孩暑假快乐我们能想象到么?不,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的快乐!

反方

观点:快乐的暑假,不存在的。

Grace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比我们过去好多了,他们暑假一放也许就是父母安排的各种兴趣班:琴棋书画每一样来一课,另加学而思把数学语文英语补一补,学得好的话在八月尾再来一次完美的Ending出去旅个游,至少还是东南亚这种出国级别的。在很多80后甚至90后已经长大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过去我一直都想要的假期生活呀!起码我看到了最后一项,可以去旅游!……

但事实上,你们想过为啥要给孩子上这么多课程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空!爷爷奶奶带不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时间怎么过?!

想想我们过去,一放假就可以跟周围邻居,巷子里的各个伙伴一起玩耍,起床吃完早餐换件衣服就可以冲下楼找邻居的娃玩,那种一到假期就可以无休止玩到开心玩到累的画面一直存在我们脑海里。

而现在的孩子呢?连去楼下玩耍几分钟都需要家长的陪同,磕着碰着了个个家长都心疼得不得了,这就是现在俗称的“溜娃”!现在的孩子是拿来“溜”,是有一条无形的“绳子”牵着他们,看似他们是自己在走动,事实上都在家长眼里盯着。他们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去玩耍,因为他们会告诉孩子——这很危险!那很容易受伤!各种束缚着他们玩耍的时间。

作为父母,我也常常反省,我在自己可以把握情况下,想随她自由玩耍,最大的自由无非就是让孩子在小区的北门,自己骑着车去到东门,然后在东门等着我,而这段距离都已经有差不多几百米,这几百米我相信她是很自由很快乐,但很快,前几天我们隔壁楼的一个孩子据说在小区被拐了……然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又开始惊慌惊恐的继续溜着娃,一秒都离开不了自己的视线。

而她们的暑假怎么过?上完课回家,关起门来自己玩!反正我也给她报了八月份整整一个月的暑假班……放假都是浮云,找个地方,花点钱看着她就行。

Jean

记得小时候,暑假是最开心的时光,感觉两个月的假期好长好长啊,可以干很多事情。可以在爷爷奶奶家住一段时间,又去外公外婆家住一段时间,还可以走走其他亲戚,回到家,也可以跟邻居小伙伴们有一个比较长的玩耍计划。

虽然有烦人的暑假作业,但基本上几天就能快速完成。所以,大部分时间,小孩子们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四处玩疯了。9月份开学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嗮黑了一圈。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被关在钢筋水泥房里,很少有那么多邻居小孩一起玩耍。要么在家孤独地看电视,打游戏,要么被家长安排参加各种兴趣学习班,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拗不过家长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

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压力,早早地给予了小孩子们。虽然他们接触的信息量比以前的小孩子要大得多,有时候表现得很成熟,但丧失了很多的童真和乐趣。我是非常怀念以前的,又傻又天真的快乐童年。

Kartion

如今的家长都秉持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原则,不惜高价把孩子送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身上有些很大的压力,“无忧无虑的的童年”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伪命题。

我想起很久以前,我跟一个同学在聊天。她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成绩优良。她问我,你去上过什么兴趣班?我说我学过钢琴啊。她疑惑地说还有呢?我说没啦,就钢琴啊。她很惊讶说:“也太少了吧!”。

她学过书法、绘画、舞蹈、围棋,也专门报班学过游泳,当然也学过钢琴。想想一开始我自信地对她说“我学过钢琴啊!”,真的不知好歹……

此刻我正在过着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暑假」,我选择开始全职的实习,朝九晚六,绝大多数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不知不觉承担着许多压力。

我想起那些跑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孩子,比如我那个同学,暑假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区间,但在另一些人,是开始提前承受压力的时间。

这些人不开心吗?似乎也没有,但也没有特别开心吧。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去做一些「反惰性」的事,你还指望 ta 很开心吗?

■排版|Kartion,不会拍视频的新媒体人不是好广告狗。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