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什么?看看14位书友的回答!

2020-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巴黎夜玫瑰

本周,我们读书会推荐的书籍是:《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作者尼古拉斯·卡尔发现,随着互联网工具的普及,我们的大脑也被我们所发明的工具改造了。

昨晚的读书会上,书友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谈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好处与弊端。

很多见解都特别发人深省,读完会让我们对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介,有一个更清楚直观的认识。

书友【轻歌】的回答:书中提出了一个最大的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我则认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给我们便捷的搜索信息的功能,又掠去了我们的时间。

这本书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人类的阅读模式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人们已经不能安安静静地去阅读一本书或一篇较长的文章,因为互联网会在你阅读时蹦出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干扰你的注意力。

相应地人们也失去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思考力。本来我们想让计算机为人类服务,却不曾想,计算机反过来部分地操纵了我们。并且,科学家们预测: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思考。这个我们估妄听之。

但我始终坚信: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大特点恰恰就是人最不可能计算机化的部分,是我们思想和身体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塑造我们心灵和思维的经验,是我们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能力。所以对互联网的前景,我们并不应该抱以悲观的态度。

书友【追风】的回答:这本书并没有令我眼前一亮,或许是因为在这之前已经读过几本与媒介批判相关的经典书籍。

一谈到互联网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便让我想起BBC的一部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当我们说互联网对我们的思维产生负面影响时,总是倾向于将大部分罪过归因于技术,然而,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每一种技术都即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

在印刷术大规模普及的年代,伊尼斯也曾批判,与口头媒介注重时间传统相比,纸质媒介却更加偏向空间传统,偏向时间传统的口头文化倾向于传播复杂、深度的知识,而偏向空间传统的纸质媒介为了使内容能够伸向更广大的地域就必须降低它的难度和深度,让它更具有传播性。

而到今天,我们对互联网和书籍的态度,与曾经伊尼斯对口语传播,和书面传播的态度何其相似。

但我们可以看到,口头传播并没有消失,书面传播后来成为主流,并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锻炼了我们线性思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那么,对于互联网呢?互联网对我们的思维影响有利的一方面就在于它极大地发展了我们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视觉、听觉的融合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协调式思维。同时网络上极其丰富的图文音频等信息极大地帮助我们拓展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信息爆炸并非互联网的特权,在古代,书籍的大规模传播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同样意味着信息过载,面对人类史上浩瀚无垠的书海,我们为什么没有因此感到无所适从?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得益于对信息的归纳整理即对书籍的整理编码,以使其合法有序地流动,信息被公民获取后,公民能够驾驭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为自己谋福利。

而在互联网时代,至少目前为止,人们难以对信息泛滥进行有效整理,难以分辨信息真伪好坏,缺乏利用信息为自己谋福利的媒介素养,任由泛滥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由此看来,互联网并非是个纯粹的恶人。但是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人沉迷其中、深受其害,也有许多人对它「谈虎色变」。

实际上,没有哪一个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我认为毫无疑问信息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而互联网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作为信息革命的一个侧面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这些负面影响为什么会产生以及能够通过什么举措去改善。

正如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给我带来的启示:在谈论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我们必然不能忽视其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资本的力量。

所有算法正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设计的,泛滥的、碎片化的垃圾信息是为了争夺用户的注意力,好让我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屏幕上,再将我们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以获取源源不断的收益,而广告商又通过广告投放以激发人类无限的欲望,以此促进商品购买。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技术不是人类存亡的威胁,但技术具有把社会中最坏的东西诱导出来的能力。

如果技术创造了公众混乱、愤怒、无礼、彼此缺乏信任、孤独、疏远、更加两极分化,让人们更加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真正的问题上,那只是社会,现在社会无法自愈,转移成了一种混乱的形式,这影响着每一个人。(好像扯远了)

另一方面,很多学历高的上层人士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工具来帮助自己处理一系列的事,反而是社会底层的人深受其害,数字鸿沟之下,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提高普通大众的媒介素养,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当然,合理地批判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是必须的,毕竟,批判者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

书友【黑三】的回答:理想的互联网对于我,是一个知识的外挂。

这些知识仅限于工具类的。以前获取它们需要查阅厚厚的字典,现在,搜索显得更高效快捷。

至于其他,知识的真实获得,有一个过程。根据每个人的过往经历及意识水平,会在认知层面加工成一条逻辑自洽线路。随着知识不断获得,这个逻辑线路会伴随自洽的模样不断变深变广,形成一个逻辑鲜明的网络框架。

每一项新的知识,都会沿着自身特有的逻辑线路嵌入这个认知网络,进入深层次消化理解,并与其他认知储备合而为一,那样,才算真实获得。

当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碎片化知识以各种刺激观感的方式接连侵入认知,往往在连概念都不甚深知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新知识的读入。久而久之,除了新鲜刺激之外,我们对新知识知之甚少。

甚至,在习惯了「刺激输入法」之后,只有刺激不断加成,才能获得满足。互联网成了毒品,「瘾君子」的我们则变得急躁浅薄不假思索,越陷越深越不能自己。

离开互联网,重新学习专注、深度阅读与思考。这一切,迫在眉睫。

网友【一只小奶狗】的回答: 我只是讲述我自己的情况吧。

我是使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非常频繁的人,我记得手机刚可以上网那会还只能使QQ,现在的手机除了微信 QQ以外,还有各种app软件,这已经不是影响我的生活了,而是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

我可以打的字越来越多了,但是会写的字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时候在手写东西的时候会忽然不知道那个字怎么写,以前遇到事情会有记笔记的习惯,现在遇到事情会打开手机记到记事本里,以前出门带钱现在出门带手机等等。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出现是真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因为国外目前还保留着用纸币付费的情况找回很多硬币,相比国内的支付方式真的麻烦很多,二合一电脑出了以后,我已经不需要随时背着书了,而是背着电脑就好,我可以直接在拍摄的图片上面写写画画,随时保存在相册里等等,这些出现确实方便了我的生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文中提到我们从深阅读到浅阅读这一点,我虽然大部分的书或者内容会去网上看,但对于部分的阅读我还是会习惯的买纸质书来阅读,但我确实也不会再有认真的把一本书看完的情况了。

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了,同时接受到的负面信息也更多了,在互联网发展的现在我也很难再做到像小学的时候如饥似渴的去看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不太想去评论互联网是否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不过有一点是我一直在想的,以前人们因为想飞翔而发明了飞机,也就是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来源于想象力,而拥有互联网之后的发明几乎都是为了想要便利而被发明出来。

到现在我都还在看《哆啦A梦》,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幼稚,但是我觉得那真的是集结了无数想象力而诞生的一部作品,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也已经让人们越来越没有想象力了,人们想要知道什么信息随便几分钟就可以在网上搜到,互联网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已经没有办法让我慢下来去阅读去幻想,但我还是希望自己可以保持本心,浪漫始于幻想~

书友【珂珂】的回答: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无疑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没有大块时间来进行信息的输入,这也正是互联网兴起的一个推手,早上上班的通勤时间刷刷微博、上厕所的时间刷会儿短视频等都是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符合这种碎片化时间利用的也只有互联网。

在网上看一条新闻也就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完整地看完一期新闻联播需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新媒体的发展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也让人们变得浮躁,沉不下心。

存在即合理,所以互联网的时代必然有其优势,我们辩证的来看待,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但我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利大于弊,否则其存在的时间也不会长久。

如果说互联网是毒化我们大脑的一种物品,那么外卖、移动支付、电商等新兴产业也将不复存在,我们的生活依旧会像前人那样朴素古老。

我们正处在科技革命之中,纵观世界发展史,每一次的革命都是时代的大发展,所以我们不应该否认新生的事物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他们更好地存在于时代之中并助推时代的发展。

书友【普绪克】的回答:技术浪潮推进生活方式便捷化的同时,也在改造着我们自身的机能。我们不舍得离弃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刺激感,也不愿意接受工具越强大,用户越蠢笨的现实。

但是,这确是事实。

工具的强大,让原本进化得到的推理、领悟、记忆和情感能力在不断的退化。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要去思考变通创新以适应新的潮流趋势。

机能脑力的减退。互联网这个记忆外包,输送的信息量琐碎过量,无法将筛选信息印刻在长期记忆区域,甚至认为记忆信息的不必要性,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储备。我们的大脑也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工具的应用发生相应的改变,精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焦虑紧张也伴随而来。

机械化的处理问题。过于依赖互联网这个工具,让我们处理任何问题都要问问搜索框,我们遵循着常规而古老的方式处理着近时的问题,却忘记沉下心思,去思考,去创新,去创造。也许,我们已经正逐渐在失去思考推理领悟的能力。

微妙情感的侵蚀。互联网工具的强大,让我们精力无法集中造成了我们无法去达到应有的情感深度和思想深度,我们没有足够的心思和精力去体验同情、怜悯这种微妙情感。

学会变通的重要性。随着工具的强大,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淘汰跟不上节奏的行业和个人。生活的艰辛,压力的巨大,让我们不停的低头奔波,却不知何时我们已被淘汰。适时的抬头看看现实的社会,技术浪潮的走势,没准让你现有的能力如虎添翼,迸发新的生机。

书友【苗红川】的回答:作为一位资深的网民,可以说网络好像已经深入了我的骨髓,成了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确实给人不少诟病,不像传统媒介传递的信息链那样完整,但完整的信息链都有一个弊端,就是每一条逻辑清晰的信息链,都只为表达一个清晰的主旨而服务,除了主旨,其余都是陪衬。

而互联网碎片化,恰恰相反,在互联网上细节可能被发掘放大,超越主旨,配角也可能红过主角。

比如疫情期间的医务工作者,传统媒介传递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宏观精神,而互联网展现的却是满脸的勒痕、疲惫的睡姿、急促的脚步等诸多细节;再比如一部电视剧,视频网站会把每个角色的戏份剪辑成片段,给予相同流量展现,只要你演技好,哪怕你只有几秒钟的跑龙套,都可能成为这部戏最大的赢家!

这正是互联网「浅薄」的魅力,不需要厘清前后主次,也不需要区分出尊卑贵贱。

书友【啊嗯。】的回答:「思维创造工具,工具改变思维」这一观点的提出颇具有启发性。书中前面的观点确实值得重点关注。

10年前出版的《浅薄》这本书在今天2020对比看来人类浅薄仿佛已经到了巅峰时期。无线网的运用,上网速度、时长变得更快也更频繁的全民冲浪时代。打开手机,抖音、快手,知乎、新闻纷纷跃勇从屏幕提示弹出,点击微信订阅公众号一栏,各种方面信息充斥在眼前。

我们人类被动地被迫接受大量信息,而不是主动搜集信息。

互联网的发展既带来方便也是一种困境。

工具促使大脑进化,这种进化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互联网搜集信息的方便性无形中培养了人们的思维惰性。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习惯了接收二手甚者三手的信息,不仅导致专注力缺失、深度思考能力也缺失了,无形中更助长「浅薄的一代」在互联网面前娱乐至死。

古人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被互联网毒害的更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主动放弃自主思考的人们,而不是时代的精英。科技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的载体推动「娱乐至死」的时代前进,或许是资本家的胜利,全民狂欢的胜利,人类命运的悲哀。

书友【听到】的回答:互联网很大程度地便利了我的生活,但同时我觉得也失去了一些。

比如不会找到一家老店,习惯地吃饭,在网上交谈的时候,可能不会太真心,只会在点外卖,会是找更多的「朋友」…

可悲的是,我可能会渐渐习惯这一切,而忘记了另一份的心情。

其实,我外婆是不大会用手机的,她将家人的电话号码抄录在一个本子上面,我觉得朴实,适合这样的老人,微微心安。

这个时候,互联网造福了一些人,但更多的人可能被抛弃了。

时代所趋,适者生存。

还是有点不舍得。

习惯电子书,习惯视频通话,习惯有距离,渐渐习惯这个冰冷的世界。

曾记得,纸质书带来的实在,家人齐聚一堂的温馨,修东西比换东西更加频繁,还是记得温暖的谈话声,而不是语音。

好像还有很多吧!只是会变成回忆。

但,都会习惯。

书友【灵兮】的回答:网络上学到的一句话:人人都要有一套瑞士军刀,你可以用它切菜,也可以用它防身或是开锁,或是当着工艺品来欣赏。选择能力,处理能力和整理收集的能力才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网络,人工智能或是电脑都是工具,如何使用取决于人。大趋势如此,个人的力量如此微小。我们要适应,而不是抵触。

日新月异的变化迫使人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有智慧有构架的人,学习驾驭知识,而没有自我的人,只能随波逐流,这最终导致的是精英人才越来越尖端,越来越强大,而普罗大众只能被娱乐至死,随着技能的失去,他们能分享的资源越来越少,有点儿像秋天里的叶子飘落的过程,壮观而美丽,但是残酷。

因为网络,我才知道我在学校里浪费的那些年太可惜了,很多知识是不值得去死背硬记的。过去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存储知识的树叶,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找到自己需要的树叶,做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书友【进击的石头】的回答:爱迪生曾经说,我要使电灯便宜到让蜡烛变成奢侈品。后来他真的做到了。

石英表真的比机械表精准,但是机械表变成了奢侈品。电视让电影上升为一种艺术。

文艺复兴之前,画家很少画自画像,因为以前没有玻璃镜子。甚至某种意义上讲,玻璃镜子的出现,让人们更多的开始审视自我,思考自我,对于zheng'zhi和哲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守旧派为了利益,总是一代代妖魔化技术,而技术造就了今天的人口分布,大都市,生活方式……无法尽数。

有人甚至论证过,如果没有电话,就不会有摩天大楼。因为信息交流不便的话,一个大楼那么多人工作生活在一起是无法实现的。

我是很崇尚技术的。就如很多人在网上评论吃饱了撑的,会说,袁隆平的错。话糙理不糙。

互联网是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是,它扩大了智人种群的样本规模,如果单个个体产出少了,但是因为交流便捷,所以整体产出高了。技术无罪。

我一直希望,我们不要为了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去做蜡烛,去做机械表。变成了最焦虑的中产阶级。

大佬告诉你电灯不好蜡烛好,烛光晚餐最浪漫,大佬告诉你石英表不好机械表好,身份的象征……,当然也会有大佬告诉你互联网不好。

书友【XZ】的回答:对于我们而言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给整体带来巨大的福利,问题是很多时候整体的福利进步和你是没有关系的,作为个体,你是做享受技术进步带来巨量福利的少部分人群,还是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如果你想做享受福利的少部分人,你就用主人的姿态去迎接新技术,用新技术去收割别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新技术的奴隶,被别人收割。

互联网塑造的浅薄型的大脑,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问题是如果你有这主人的心态,能保持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在互联网时代是如鱼得水,你避开了这个技术的坏处,充分的享受这个技术带来的福利。否则,你就会变成韭菜,不停地被收割。

书友【Aris雪】的回答:首先,我们和互联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像鱼儿和水一样,生活中离不开电脑和手机。

每一天都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从早上一睁开眼找手机,点开条条框框的网页开始,就如同停不下来的齿轮,手指在不停的见面跳啊跳。

可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没有了深度的阅读与思考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网络涣散了你的注意力,有些题目你都甚至不需要思考,他就会给你答案。这恰恰就是最浅薄之处。

试问,一扫而过的文字或者图片可以在你的脑海里停留多久。

没有手机之前,我曾经可以很专心致志地听一首歌想一些事情。但是被手机电脑浸泡了这么长时间,我突然发现再也回不到那种状态了。

不知从何时起,我已习惯性的把手机设置为消息免打扰。可是即使这样,有些时候还是会经常被干扰,被打断,说到底,还是自己静不下心。

书中有段话特别真实。

「网站上的内容犹如碎步拼成的床单一样,由于人们的大脑思维以适应了这种内容,传媒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以迎合读者和观众的新需求。……正如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所说,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让人愉快的内容。」

读完,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互联网的看客,不由感叹尼古拉斯·卡尔不愧是这个时代最清醒的人之一。

书友【张俊寿】的回答:十年前的2010年,我们比现在更深刻还是更浅薄?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群里讨论的时候,我本来想用「苏格拉底对书籍恐慌」的例子来缓解大家的情绪。

后来仔细想想,也许用不着推的那么久远,这本书出版于2010年,我们就从这一年说起吧。

这一年的3月,美团网正式上线,王兴的创业生涯在千团大战的丛林法则下艰难开局;

4月,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初创,雷军信心满满,逢人就说风口要来了,自己想做一只迎着风口飞翔的猪;

6月,乔布斯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4,带领我们踏进智能手机的新时代;诺基亚开始退下神坛;

8月,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贾跃亭笑眯眯地在深交所敲响开市宝钟。优酷、土豆也先后在美国上市,视频网站背后的各路资本大打出手,烧钱豪赌。

同年,爱奇艺视频在强手环伺下小心翼翼地上线,而微信则要等到一年后才会现身江湖,今日头条还要等2年,抖音还要等4年.....

这就是我们当时身处的互联网时代,也是本书作者描述中的那个互联网时代。

其实,在作者思考感叹的同时,那个旧的互联网时代正在迅速坍塌。新时代酝酿涌动,积蓄力量,在暗处埋下伏笔。

作者认为技术进步会带来专注力的下降,因为无法持续所以无法深刻。

而深刻,似乎向来是一个先进、积极的褒义词汇。

老实说,我不太确定自己和十年前相比是更浅薄还是更深刻?甚至都没觉察到这十年的时光流转,但我还是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的序言里说,面对时代变化,你可以反驳它、打击它,蔑视它,但就是没法让它停止。

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浅薄者统治世界。

浅薄也罢,深刻也罢,或许都是一样的。

在一颗树的眼里,两颗小草之间相对的高低有什么意义吗?

孰能浊以止 ,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 不欲盈 。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是这样吧?一定是的。

以上是这期读书会的分享集合,每一位读者的分享都很特别,非常非常感谢你们的参与,让阅读和思考,变得更有趣,更温暖。

文 | 读书会观点集合

图 | 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