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产品经理0岁的产品经理

Prisma过气了,如何通过产品设计优化算法来二次崛起?

2018-05-30  本文已影响19人  风之郁少

1.产品介绍

1.1 体验环境

    位置:CN-Beijing;

    机型:iPhone-SE;

    系统:iOS11,app版本:3.9.10;

    日期:2018-5-24

1.2 产品定位

    slogan:AI Powered Art Styles—-For photo and video(本人自嗨的翻译是:AI,让艺术触手可及)

    产品定位:Prisma是一款可以把普通照片转化成各类名家的画作风格,让每个人都能变成艺术家的App。

2.现有产品流程分析

2.1 任务流程


Prisma用户任务流程

    Prisma还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类产品,与【美图秀秀】类似,但是如果未能从产品层面进行优化的话,其最终可能会成为类似【足迹】成为爆款然后湮灭。从现有流程来看,其功能操作比较简单,唯一的缺陷是进入滤镜库后的逻辑设计,有优化空间。

2.2 界面交互

(1)选择上传方式

照片选择

    这里不清楚大部分是选择用Prisma进行拍照然后选择滤镜,还是习惯选择已经拍好的照片然后选择滤镜,但我个人都是都是把照片先拍好然后用Prisma的艺术效果,这也较符合Prisma的定位以及用户对工具产品的认知,因此这块的产品交互逻辑可以优化。

现有产品优化方案

    快速方案如图:第一个直接强调照片为主,第二个突出拍照,但是仍然强化照片(其实大部分美化照片用户都是选择前面几张)。虽然个人倾向方案一,但是从产品开发层面,方案二风险小,也基本能满足80%的用户,嗯,选方案二。

    (2)直接选择滤镜

滤镜选择流程

    嗯,流程上基本都是这么做的,除了速度外优化空间较小,也可以有有一些优化,但不是本文章的核心,此处不叙。

    (3)滤镜库

现有滤镜库

    主要有两个问题:1.按照是否付费来分类,某一类全是付费,某一类全是免费,大部分用户根本不会注意到滤镜是否好看,直接滑到免费分类选择滤镜;2.在列表页不能看到渲染的样张,需要点击进去查看,加长了用户选择路径;

优化后滤镜库

    如图所示,改变之前按照类型的分类,而是将类型的效果呈现给用户,这样更能吸引用户,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滤镜的效果,页面的展示效果大概按照:专题、为你推荐、新滤镜、类别来进行展示。

    所有的这些都是对现有的流程的一些梳理和问题优化方案,但是一个产品的兴衰本身不是基于这些体验优化,而是基于产品战略和战术。Prisma的衰落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工具型的产品吗?还是其他原因?本文试图去从这方面进行解答及分析优化。

3.产品层面优化建议

3.1 问题分析

    [现象级产品为什么能爆红?又为什么陨落?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www.woshipm.com/it/397104.html)

3.1.1 爆红原因

3.1.1.1 首先看看有哪些爆红的产品:

    游戏类:pokeman go、青蛙旅行、Flappy Bird、纪念碑谷、微信跳一跳;

    摄影类:FaceU激萌、足记、Prisma、how-old、B612;

    社交类:无秘、17、抖音、秘密、same;

    知识类:直播答题、在行、得到;

    电商类:返利网

3.1.1.2 爆红产品的特质

    (1)用户层,挖掘并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这种类型的产品都能击中某一刻的用户诉求,并且这种需求并不是刚性需求,刚性需求会长期存在,并且基本被巨头掌控(可以搞一个刚性需求的总结);

    (2)传播层,具备传播效应:自带话题属性,具备自媒体效应,这类产品击中的一群人的需求,并且能够形成社交传播能量;

    (3)体验层,产品易用:具备传播效应的产品除了满足潜在需求意外,还必须具备产品良好体验的口碑,没有口碑的产品很难快速快速扩散,进而爆红。

    (4)战略层,强大的产品团队:这类产品一般是产品体验较强大,因为技术虽然能够确保可用,但是强大的产品团队才能把握潜在需求,并保证体验。

    _/注:四个层次均来自网上总结,本人只是进行具化分析;/_

爆款App的特质层次

    满足了一定的用户需求,并且经过广泛传播后,自然能够很快的得到用户关注,而产品的易用性能够更好的帮助产品进行快速传播,这种瞬间的流量增长需要产品团队在面临服务器压力、用户反馈等问题时能够快速响应,保证产品的服务能力,这些条件达成后,一款网红产品就形成了。

3.1.2 衰落原因

    成功的产品路径基本相似,但是一个产品衰落的原因却是千差万别,正如产品交易的长尾理论,失败原因基本上也会形成一个长尾,这些爆红产品最主要衰落的一个原因即:生于拉新,死于留存。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用户层上来讲,爆红产品打造的是短、平、快的短时需求,并不是刚需;从传播层上看,用户喜新厌旧的心理难以持续在朋友圈分享,并且在朋友圈的传播短期上对产品进行了积极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产品本身需要建立自己的生态,朋友圈的传播容易出现断裂式悬崖,造成产品对平台的依赖过强。

3.1.3 同类产品成功案例

    那么是不是这类产品就一定会失败,不见得,还是有一些突围的产品涌现的,以下是成功突围的产品:

    摄影:B612、黄油相机;

    社交类:钉钉、脉脉

    知识类:知乎、得到

    电商类:拼多多

    工具类:腾讯手机管家

    那么这些成功图文的产品在之后做了什么,能够让产品一致保持生命力呢?

爆款突围边界

    对产品爆红后的产品策略从功能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分析发现,工具类型的产品偏向于从功能深度上进行挖掘,而电商、知识类产品则更偏向于从广度上进行探索,而摄影类的产品其实是自带工具+社交属性的,类似INS、抖音,而黄油相机也开始自建社区,并且能够根据节日等时间维度来进行运营。而钉钉、拼多多则在内容、功能广度上进行优化。

3.2 产品优化

3.2.1 横向优化

(1)内容化

    Prisma的用户量在爆红时期UV、PV都很客观,但是这些内容其实都流失到其他社交平台了,譬如INS、FB、Twitter、Wechat,这些内容其实是可以聚合的。具体实现个人有个想法:Prisma主要做艺术的传播者,艺术讲究琴棋书画,因此可以拓展滤镜,滤镜主要可以有:名画风格、雕塑、影视、漫画....从这点看可以对滤镜进行拓展。针对这些类型,可以根据现在作品的位置建立博物馆,比如达芬奇的画分散在大英博物馆、纽约博物馆等,可以根据这些画的滤镜放置进博物馆(这里可以用VR),放置进博物馆的照片都是点赞、转发等热度选择放入对应的博物馆。

(2)社交化

    建立人与照片、人与人、照片与照片之间的联系,一种艺术情感的寄托,建立类似抖音的推荐系统。从运营角度,从时间、场景、人物(动物)、事件、场景来建立活动,保持新鲜度和热度。

3.2.2 纵向优化

    (1)视频:现在的AI产品滤镜更多的是针对图片进行优化,还没有视频类(抖音只是给视频添加滤镜,不断AI哈)的,可以通过Prisma的AI算法优势来进行壁垒构建;

    (2)滤镜推荐:根据用户上传图片内容、事件、时间来智能推荐滤镜,减少用户选择成本;

3.2.3 算法驱动

(1)内容算法

    根据社区中用户点赞、喜欢、分享、查看的滤镜类型来智能为用户推荐滤镜;

(2)滤镜算法

    当用户上传照片后对照片进行图片分析,智能推荐合适的滤镜。先根据人、事、物、场、境对现有艺术风格进行图片标注,然后通过图片识别技术识别用户上传图片的类型,自动匹配对应风格进行推荐。

(3)挖掘热点

    AI工具型产品的特点是能够对重复性的劳动进行,挖掘现有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者创作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减少打造趣味性视频的成本,例如百度推出的分身术的技术,就能很好的方便创作,减少创作成本。

4.总结

    在Prisma的分析过程中,AI型创业产品的路程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1)通过AI技术来挖掘潜在痛点,快速打造爆款产品;(2)产品成功收集到首批种子用户后,需要留住用户,在产品的原有优势上继续深入挖掘,拓展需求边界,同时功能广度上也要不断完善,打造自己的生态。

    相关深入解读:[爆红一周之后,足记遇到的“生死”及“被生死”问题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www.woshipm.com/it/14436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