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的花
题记:从最开始,所有的众生都是佛。——哈古因禅师
01
巴基斯坦研究佛教的学者说过,佛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语言的限制,佛陀无法将那超越感官的境界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黑塞的《悉达多》也许可用一种游走于文学和哲学的边缘性思想,清晰而优美地传达佛陀在成道前后那些发端于感官而又超越感官的境界。
我在看书的时候,并不觉得是在读一个文学家的小说,倒像是听悉达多本人亲自讲述心路历程,黑塞和悉达多身份重叠,彼此合一。佛陀的智慧并不是穿越了时空,而是弥漫于此。佛陀的证悟具有现世性,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度,都是最终的解脱之道。
这本薄薄的小书只有两个部分,保罗·科埃略的导读明确地概括了主题。第一部分是关于挣扎与怀疑,第二部分是悉达多获得觉悟的经历。明奘禅师说:“人之一世,总有所惑。惑于理者心苦,惑于事者身苦,理事皆惑者已是大苦聚。悉达多却惑于生命自身,现成的答案经验皆不可用,于是悉达多流浪于声色犬马事业爱情中,直到有一天遇见自己而豁然开朗,生命之惑顿除。”
02
窥探宇宙,求得永恒是人类的一种宿命,早在佛陀之前,印度已经有数量庞大的修行者,历史源远流长,法门多种多样。悉达多也是从这些前人的知识积累上开启了自己的探索之旅。
他渴慕知识,聪明好学,熟读经典,静思禅定。当这些都无法获得真知时,加入了沙门,开始扼杀感官、除灭记忆的苦修生涯。这时候,悉达多已经沿袭并走到了前人探索的终端,并没有获得他如愿以偿的智慧,跳脱轮回,达到涅槃,只是程度不同的原地踏步和自我催眠。于是,悉达多决定放弃所有的经验、道途和已知,用自己这具身体、这个心灵独自展开探索,“我将向自我学习,以自我为师;我将从自我证得悉达多的秘密。”
面向自我,从自我证悟是佛陀迥异于所有教派的分水岭。一个人可以不依赖于社会、家庭、知识、教师,可以放弃所有的身份和认同,仅仅是听从自己,信赖自己,从身边的自然和万物就可获得智慧。曾有随从弟子向佛陀求教关于宇宙是否永恒、是否有限的学问,佛陀均不予回答。在佛陀看来,这与你毫无干系,好似一个人已经身中毒箭,需要立即拔除实施治疗,而中箭的人此时却拒绝拔箭,反而要探查清楚是谁射的箭,从何处射来,为何射箭,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射箭。这一切导致的结果就是你已经死亡。
03
开启自我证得秘密的悉达多,有过一种新鲜的体验,同时不乏孤独、震惊和绝望,它剥夺的是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再没有比成为真正的自己具有更大的挑战,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深度禅定,从而达到彻悟,在睁开双眼的时候,发出过“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喟叹。有一种惯性的误导,证悟需要脱离世俗,遁入清修,证悟可以有一种常用或有用的方法,但悉达多本人却是在自我面临的所有问题和障碍中达到觉醒。
悉达多跟随伽摩拉学习到花样繁多的情爱技巧,却无法享受到爱;跟随伽摩湿瓦弥获得数量庞大的金钱,却无法体会本应享有的成功和满足。简单的纵情,感官的沉溺,孩童的游戏,世人的快乐不属于他,悲伤也不属于他。自心之音发出了厌倦和不满的信号,自我之师又一次引导悉达多踏上未知的行程。
疲惫的悉达多遇到圣者维稣德瓦。在维稣德瓦慈祥和宁静的感召下,悉达多安于劳作,享受所做的事情,好学不倦。同时,他也更加开放自己的心灵,学习倾听,倾听河流,倾听河水的智慧。这流淌不息而又永恒如常的河流细细破解着世界的奥秘,就连时间的幻象也被轻而易举地打破,“河水在同一时刻无处不在”,“同时,河水只存在于当前的时间中,并非过去或未来的影子。”
打破时间的枷锁,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解放。并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是在当前,“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万法皆如,俱入目前。”年少与年老,活着和死亡,并不是现实有所区别,仅仅是幻象有别。悉达多年岁已大,却品尝着从未有过的喜悦。
这种喜悦很美,是快要跟世界严丝合缝、融为一体的实相圆满。偶然的时刻,宿命的必然,碰到了小悉达多——伽摩拉和自己所生的儿子。
与小悉达多的相见、怜爱、柔情、争执、痛苦、分离、不舍、思念,让老年的悉达多备受煎熬。这种苦和痛如此之大,悲伤,妒忌,冲动,欲望,正是以爱之名的执着和愚痴。
所有人痛苦的根源都是执念于自己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被冠以什么样的名义。总会有新的目标出现,总会有更大的目标出现。一个硬币由正反两个方面组成,世界也是由爱和恨、善和恶、快乐和悲伤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特质组成。它们完全是一回事,同时存在,相互交织,是同一种能量在不同状态不同程度的体现。愚痴的念头就是只想追求快乐,却要永远避免悲伤,这样只会造成分裂,人们离苦得乐的理想和愿望从源头上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切断因果链、脱离轮回怪圈正是悉达多此时此刻的凝神冥思:不再着意分辨悲叹与欢笑,不再执着于任何一种特定的声音,不再任其占据自我。倾听所有的一切,倾听圆融与统一。
04
在书里,同时出现的还有乔达摩,是后来我们称之为世尊的佛陀。如果悉达多是在这世间渴望解脱、坚定成为自我的每一个人,乔达摩就是众生已然俱有的圆满实相,是每一个人都应有尽有的佛性。
悉达多变成乔达摩,需要的是面对并唤醒自己的佛性。佛陀打破了时间的线性推进,悉达多并不是经过足够的时间必然转变为乔达摩,单纯的推移,悉达多永远都是悉达多。转变为乔达摩,是一种裂变,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呈现。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自我的体验。
佛陀自己并不依赖文字,也没有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言论和所思所想,甚至在他自己早年的求道中,最先摒弃的也是书面知识和教条。语言和文字总是有限制,有偏差,任何一个概念都无法穷尽所有范围。当一种教导被记载成书面语言,都已然是过去式和固态式,自身无法继续流动和持续更新。《楞伽经》里说,愚人执着语言文字,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佛提倡求实的精神,强调自己获得的经验,鲜活,生动,适己。你可以知道佛陀的证悟过程,可以学习和了解经文,却无法仅仅因为知道而企望成道,更无法将佛陀的经验如法复制到自己身上。
佛陀不强调神,不谈论天堂,也不谈论未来,他并不给你一个可以抓住的稻草。恰恰相反,他会让你从身上放弃很多东西,到了最后,连同自我也一并放弃。不断地舍和弃,丢掉的是枷锁,获得的是自由。
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是《金刚经》的开篇,这么重要的一部经文中,为什么会费了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佛陀琐碎的生活细节,如何行走,如何吃饭,如何休息。
这是一个已经成道的人的存在状况,他安详宁静、不急不慢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刻。该吃饭的时刻,全部身心就聚焦在碗里的一蔬一粥;该走路的时候,全部注意力就集中到双腿的运动。身心之外,并无他想。
常年跟随佛陀的阿难在回忆佛陀讲经前,如实讲述了佛陀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件事。从佛陀觉悟的那一刻起,直到此后四十多年的弘法生涯中,佛的本质早已体现在每一个日常的动作和细节中。
一个成道的人,不会像我们一样,行色匆匆地去赶路,满腹心事地咽下饭。对于一个佛,不会区分什么是重要的事情,什么是重要的时刻,面临大事该当如何,面临小事又当如何,而是一以贯之,全然临在,当下的时刻就是重要的时刻,当下的事就是重要的事。
在佛的教导中,当下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不要期望到达彼岸,不要寄托给未来。此刻的体验既是开启佛性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
这个世界,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正在度过、不早不晚、不偏不倚的这一刻,佛陀给我们的教导就是保持清醒和警觉,看得更多,听得更多,体验得更多,喜悦得更多。
佛,讲的是意识、自觉和关照,是成就自己,成为一朵此时此地的花。
悉达多就是你我,你我就是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