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从施教者来看,就是教书+育人,从学生来看,就是学知识+学做人。
今天只说学习知识,这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只是人类发展的某个阶段的必要产物,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什么5G、6G、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的普及,今后人们的学习的方式、学习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学校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说15年前,也就是2004年之前,那时候的学生用手机的都很少,有也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那时候没有什么网络学习、网络课堂,顶多知道几首网络歌曲。而现在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小猿搜题、作业帮,可以在网上下载学习各种视频教程,然后自己制作一些鬼畜、动画视频,上传到哔哩哔哩,也可以在网上自学一些编曲软件,然后在网易云音乐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从钢琴美术培训班学到比学校音乐美术课多得多的知识,可以从篮球足球训练营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篮球足球技能。
而且学校教东西是有局限性的:
①内容比较死板,必须依照教材,国家有统一的教材,你得按照那个来。有些名校喜欢自己编写教材,但是后来国家明令禁止这样做。
②目的被限制住了,必须为考试服务,所有的学校老师,不关你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你得教考试方面的东西,你再有素质教育、或者xx教育的理念,最后都得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教。
③教课方式被限制住了,大多数老师就是教室、黑板对着全班50个学生教,顶多用个PPT之类的,用互联网技术的很少,比如用音频处理软件教音乐、用Mathmatic或MATLAB教数学。
④授课学生数量有限,学校老师一节课只能教全班50个学生,比如你是个名师,响应国家号召使用互联网教育,共享课堂给乡村的学生,那也不现实呀。你们班的学生和乡村的学生水平差距很大,你不可能同时照顾到两拨学生。
⑤课程没法保存,比如你那天有一节课讲得特别好,但是这个保存不了,以后你还给其他班的学生、给下一届学生上过同样的课,但是可能都达不到那天的讲课水准。
⑥教师权力被限制住了,你必须完成学校分派给你的很多与上课无关的事物,你时刻被监督被管理,有些想法你没敢或没时间尝试,有些东西你来不及给学生教,又不能私下代课。
⑦学校是个一大块的整体,要变革很难很难,要顾及到方方面面,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利益。
相反,从学校之外学习东西有这些好处:
①内容灵活,我可以学习图片动画编辑、学习编曲软件、学习编程设计……总之可以学到各种课本之外的有趣好玩的东西。
②目的不被限制,可以学到考试相关的东西,也可以学到兴趣爱好方面的东西。
③教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去线下培训班学习,也可以线上学习,你可以坐着学、站着学,老师可以用绘图软件教你画,用专业录音设备教你唱歌。
④授课学生数量没有限制,只要能连上互联网,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大人,不管你是什么行业多大年龄,都可以看到这个视频,学到东西,而且不用担心作业和考试。
⑤课程可以保存,比如我做的教学视频,不但能永久保存,还可以不断更新版本,加入新的配音、新的动画,如果有一天我年纪大了不干了,还可以把学习视频交给其他人,让他们继续更新。
⑥相对自由,我只是做学习视频,不用开各种各样的会,不用给领导写各种材料,我可以有更多的想法和时间去做喜欢的学习视频。
⑦因为学校是个很大的一块,比较难改革,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社会,校外学习模式的比重会加大,因为它正好和学校的学习模式是互补的。这也是符合社会实际规律的,比如说贫富差距加大,富人不满足于只从学校学习,于是会更多地参与校外途径的学习,比如培训班、家教。穷人怎么办,怎么给你教育公平?学校又不会多照顾你,只能是由校外的力量帮助你了。比如我在网上做学习视频,只要能连上网就可以在各个平台看到。
所以,我很看好校外的学习模式,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