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更重要
最近上课的时候,我发觉自己的课堂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就是每堂课上孩子们开怀大笑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虽然不爱学习,但是他们的思维是特别灵动的,语言表达也非常有特色。每每在我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他们用到真实的生活中进行表达的时候,他们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可是他们说出的汉语表达却极具智慧的幽默。他们的语言之间流动着比书本上的知识丰富而鲜活得多的妙语慧珠,每每品味起来还觉得那是一种精神享受。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我意识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是我们真实课堂宝贵的一笔财富。为了应对考试,我们把太多的时间都用来一遍遍地刷题、记忆知识,可是那样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真正感受是什么呢?对学习的长远影响又是什么呢?即使他们能够靠着一次关键的考试成绩进入大学,可是那能保证他们在高速发展的现在社会生活得积极乐观、幸福快乐吗?
如果是以前,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我会想尽各种办法先动员学生下功夫去记忆和积累,告诉他打基础的重要性。然后再和他们一起找各种方法提高。不管怎么说,我自己的态度是绝对不能放弃。现在当一个学生告诉他自己语数外的基础都跟不上课堂老师讲课的节奏时,我会从老师的角度转换到学生的角度去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语数外三科老师都是各种劝说和施压,那么这个学生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呢?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能做到在同时从头开始学习这三个科目吗?于是,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从哪科入手开始学习,我希望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探索方法,不断提高改进,从学习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先打开一扇门再说。只要他真正能投入到某一科目的学习中,即使那个科目不是我教授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发展又不是只能靠一个科目的,不是吗?
回想我们自己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偏科的学生太少了,包括我自己也是物理科的超级无感者,为此最后选择了文科。偏科是一个人正常的状态,我们又怎么能强迫一个孩子必须保持所有科目的同步进行呢?
真正喜欢一个事物或许没有什么理由,但是不喜欢一个事物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学习也一样,有的就是喜欢和擅长,有的就是不喜欢也不愿意喜欢,这种状况他人是不能强行改变的,改变只能发生在自己真正想要改变的时候,所以学习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学习者本人。作为一名老师,我能做就是尽力不给学生增添不喜欢的理由,做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教授的科目教好,让课堂有趣、放松、包容、开放,至于学生内心的感受和选择还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自我需要为主。
现在,在课堂上,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自然、真实的笑容,我觉得那是比知识更有意义的一种收获。如果我们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是开心的,那么我们在一起的课堂就是我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