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PMbook终身学习!

《深度学习的艺术》

2015-12-26  本文已影响1752人  大龄程序员在帝都

采铜老师的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表示感谢

首先说明下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适合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对重要的内容可以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首先放上重点:

图片.jpeg

深度学习主要有四个步骤:

用「提问、解码、操练、融合」的方法去做深度学习的尝试,但并不是提倡,对所有可学的材料,都以深度的方式去学。只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而学海无涯,一味深潜海底并不明智,理想的策略,是深浅结合、「因地制宜」

提问

为什么要提问
**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我在知识海洋中求索的最大动力。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在不停地构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
提问并非空中楼阁式的,而是基于现在你已掌握的知识,而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你现有的知识又被拓宽了。这又进一步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已有知识、新学习知识的梳理和反思特别重要!

提问时经常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哪些现骨干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又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原有的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和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解码

解码的首要原则,就是尽量去寻找那些最好、最经典的作品,然后努力参习。
如何解码,三条观察和思考的途径供参考

  1.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像侦探一样,把犯罪现场在头脑中还原出来)
  2. 不只要去归纳,还要去做扩展(这里指出归纳的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忽略细节)
    我们用扩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场景中,另一个问题下,是否仍然适用?就是用延展的态度去看,去解码。
  3. 不只要比较相似,还有去比较不同
    比较不同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正是例外变得重要。我们不仅要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否有启发
    **

操作

**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这个关联是在操作中才能更好的体现
**

常见的三种操作方法

  1. 写作式操练
    ** 写作是思考的延续,最好的学就是教**
    写作是知识的再整理,能够重新对知识体系进行建构。
    写作也能够更好的获得反馈,别人可以对你进行评论和交流,以前需要开个沙龙会议才能交流,现在在互联网上能够轻易的做到。
    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无法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就像我曾在一个答案中写到的:「如果我(在知乎上)关闭了评论,就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2. 游戏式操练

提出假想然后回答,假设这个事实存在,然后在其上提出构想,进行推理验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
实际上人类历史上很多智者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它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

  1. 设计式操练
    **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创造性的调用知识。
    **
    《三国杀》游戏的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融合

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细细想来,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智者,常可以从这三类的融合中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1. 迁移
    在多个学科之间进行迁移,《黑客与画家》中就重点描述了画家 和 黑客 之间的迁移,很有借鉴意义,能够提取出共性,看出不同点,更好的认识事物本质。

  2. 印证

如果说迁移融合起到了启迪的思维作用,那么印证迁移则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

各科学科之间可以互相验证。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越容易获得灵感。

  1. 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我们可以对同一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隐含的关系。

真正牛逼的人物几乎都是多个领域的大牛,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他们在多个领域之间进行迁移、印证、互补,跨领域间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东西需要跨界交流,仅仅靠单一学科已经无法满足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