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

《拆掉思维里的墙》第八、九章读书笔记 (D107)

2017-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熊妈妈

生命很多都经不起等待,岁月也不应在等待中蹉跎。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

我有一个文身师朋友,他告诉我,他的老师曾经说过,我们内心想要做的事,早晚有一天都会去做的。仔细想想,确如他说的一样。

我的咨询师三级考完之后,其实一直想考二级,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被放了下来,我都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再考了。但是事实却果真如他老师说的“早晚有一天都会去做的”,我还是在时隔七年后报名了。

对待这种内心意愿强烈的事,一旦辨识清楚,我们就不必再纠结犹豫,消耗等待成本,马上行动才是正解。

书上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要学英语,报了个班,结果没写出个所以然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包括我自己。我们总是喜欢一个新的计划,一个新的开始,在爆了个英语班最初,总是憧憬着自己和老外自由交谈的情景;在制订了一套减肥计划的最初,总想像自己穿着喜欢的裙子,走路带范儿的样子……可是每次的结果都是我们依然如故。

这一次次新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制订新计划,其实都是我们自我取悦的过程,是对现实的逃避,唯一的作用,是给自己打了针提神兴奋剂,让自己获得短暂的开心与激动。

古典把这类人叫“开始爱好者”,有人建议只有把激动情况下的想法沉淀过72小时后再做决定,才能避免我们做出这种“自娱性的开始”的决定。

今天看到有书上一个寻人启事的故事,一个女孩对地铁上遇见的一个男孩一见钟情,却没有在当时鼓起勇气要到男孩的联系方式,因为当时看到男孩在翻看有书页面,所以女孩在不能抑制内心深处想要再见到男孩的心情下,到有书后台留言,没想到有书不但回复,还发起了寻找男孩的活动,经过各方怒力,终于两人在有书组织的一次深圳现场活动中见了面。

这个故事中女孩是在见到男孩之后多少个小时做的寻找男孩的决定呢?我不知道。在爱情里也可以用那个72小时沉淀的方法去判断吗?我不知道。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古典说,坏的开始是成功的三分之一。

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不妨试试看一个坏的开始吧。因为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而完美的开始,则永远不会到来。

价值与价格不是一回事,莫让价格帮我们做了价值判断。自问一句;我追求的真是我想要的吗?

一个人缺什么,就会觉得别人缺什么,也就会秀什么。

留个时刻,问问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别人眼中的好不是真正的好,追随自己心声让自己开心的才是好。

成长,是内心的尺度。你就是这样一颗种子,长成的树也是你自己特有的样子。

为你重视的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对的,但注意别丢了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