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4】完结篇
从10月31日到现在,断断续续地,总算是啃完了《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教科书,也是一本教学指南书。
说它是教科书,因为它囊括了很多心理学的观点。你想知道的,你必须知道的,它都有。
说它是教学指南书,因为它有很多实践指南,每一章至少有两个。这些实践指南,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校合作方面的,非常细致,就像说明书。当然,有些方面,特别是家校合作的,我自己觉得好像不太适合中国国情。
书中的观点
看完整本书,有几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不管是教学评估还是班级管理,学生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参与权,这个容易理解,人人参与嘛!知情权,是什么呢?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最常见的就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在这里,我借用下“知情权”这个概念。
那么,对于学生而言,知情权体现在哪里呢?
当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班集体时,他们的知情权体现在,他们得知道哪种行为是可接受的,哪种行为是禁止的?当上课铃声响起时,他们应该做什么?每天的作业在哪里可以看到?作业交给谁?科任老师是谁?……等等这些琐碎的“杂”事,他们要有知情权。
当学生参加某个活动时,他们需要知道活动的流程是什么?他们需要做什么?有哪些行为不被允许?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提前知道的“知情权”。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容易就屏蔽了这些知情权,因为在心底,我们以为学生早就知道了,又不是第一年读书。但,实践结果告诉我们,学生真的是需要“从0开始”,尤其是常规。越常规的事情,越要“从0开始”。
2.对每个学生都要有高期望。
对于一些较差的学生,比如B等级以下的,我们经常会降低标准。我们可能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你可以不学习,但不能影响他人。譬如我班上有个数学考个位数的(满分120),我内心对他的要求,真的就是活着就行了。他不会做乘除法,初三了,不会乘除。
我觉得他是学不会的。所以上课他看小说,我也不管,因为我知道他听不懂。
直到最近快期末了,他突然说他要学习了,还说要考高中。他应该很难考上,因为各科都是个位数。难得他有学习的兴趣,怎么都得鼓励一下。恰好在复习概率,我就教他画树状图,居然讲一遍就会了。当然,后面计算概率,他不会。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提到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对待低期望的学生,教师可能制定难度较低的任务,关注低水平的学习,提供较少的选择,提供不一致的反馈,表达较少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可能因此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实现教师的期望过停留在原有期望的成绩水平上。
差生之所以差,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没要求?智商堪忧的学生不在考虑范围。就像我上面提到的这个学生,如果要求他必须背古诗词,他其实是能背出来的。可是,我们一直觉得他学不会。
3.借助个人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
之前在读本科时就学过了“个人档案袋”,很遗憾,教书这么多年了,档案袋一直没用上。
其实,即使是科任老师,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的档案袋。
档案袋里可以放学生的成绩进步单(每次考试在班里的排名情况,最好是曲线图),其他学生对该生的评价,学生的个人作品,有代表性的作业。
这样一份档案袋,在家长会的时候,发给家长,或者期末的时候,发给学生,我觉得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很遗憾,没法像其他老师那样,看完这本书,写了几十篇读书笔记。我确实没有太多的感想,所以笔记上更多的是摘抄的知识点。
但无论如何,这是我认认真真看完的一本书。很庆幸,在茫茫书海中,淘到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