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辩论咖的999封信起风了的简书

写给辩论咖的第七封信——常见的论证手法之举例论证

2017-12-22  本文已影响32人  起风了的简书

尊敬的辩论咖:

你好:

记得之前我们聊过,辩论赛当中究竟应该如何论证,其实论证手法有很多比如举例、类比、迹象、因果、权威、今天我就来说说最长见到的举例吧。

辨手在辩论竞赛中更常使用到的举例论证,通常不像统计数字或研究报告那样举出大量的个案,但或许正因为列举的个案数量较少,因此对个别例子的描述较为详细,经常可以发挥更大的证明效力。

例如在辩论“安乐死应合法化”时,正方辨手可能举出部分植物人病患及家属的例子,来论证“植物人病患及家属承受极大照料压力”;又如在“应设立赌博特区”的辩论中,辨手可以透过全世界赌博特区经营的成功个案,来论证“赌博特区能为城市获得可观经济收入”的通案。

下面是另一个举例论证的成功适用。在辩论“人类和平共处是可能实现的理想”时,一位正方辨手这么表示:

我想,现在象征冷战的柏林墙已被拆除,而华约北约也有军事集团转为政治集团,这个不正是在说明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吗?

因此“柏林墙拆除”、“华约北约组织转型”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转型”者三个个案都被用来作为证明“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的根据。

那么遇到了举例应该怎么检测呢,这里就要提到举例论证的检验


检验举例论证的方式很多。你可以查证一下所列举的个案是否正确。柏林墙真的拆除了吗?华约北约是否真的已经转型,根据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不过最主要的检验对象是“推论”的部分。举例论证要符合辩论学者所建议的理性论辩原则,它的推论过程不能只是“个案说明通案”,还必须符合三项条件。

首先,个案要能证明通案,个案的数量必须足够。因此举例论证的第一项检验规则,就是“举例数量必须足够”。但要举多少个案才算足够呢?一般而言,如果对方并未拿出例外来挑战你的通案,那么两、三的例子通常就足够了。不过,如果希望证明的主张强度很高,或是你的主张与评判人员已知的事实或经验相去甚远,那么就需要更多的例子来支持。假使你要证明“大部分性暴力犯罪的女性被害人,都会在侦讯过程中充分合作”,不仅违反一般人的认识,你的强度也是以“大部分”为目标,手上若没有三、五个例子或是某种统计数字,恐怕难以服人。

其次,个案要能证明通案,所举出的少数个案必须与未举出的多数个案类似,因此能够反映未举出个案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代表性”。因此举例论证的第二项检验规则就是“所举事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果在调查“大学生是否满意自己所选择的学校与科系”时,只询问国立大学学生而不问私立大学的学生;或是在论证“死刑遭到大部分民众反对”时。列举出的反对意见大家都来自“人权团体”,就可能出现了所举个案缺乏代表性,因而无法反映通案的状况。

最后,除非你要论证的是涵盖范围包括所有对象——即逻辑学上所说的“全称”主张,否则必须存在着例外,也就是与个案不相符的个案。正因为如此,你不必担心例外将会重创举例论证的效力,只是例外的数量不能太多,而且你最好能说明它与其它个案有何不同故无法反映。例如在有关东西方冷战关系缓和的论证中,辩论选手必须说明在东西方和解的大趋势下,例外状况很少(如美伊战争),而且例外状况纯属特例,并不具有代表性(如美伊冲突是海珊的个人因素所造成)。

p.s今天是冬至,祝每一位读者冬至快乐,中午特地点了饺子

之前的信——写给辩论咖的999封信

起风了的简书敬上

2017.12.22

最后感谢辩论咖,给了这个机会,植入一波硬广

各位小伙伴们,如果你也有什么话对辩论咖说,欢迎进入辩论咖专题新玩法了解详情,我们期待你的加入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