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最好的朋友
一
“在吗?在吗?”
“嗯嗯,怎么了?”
“小G要结婚了,你来吗?你们高中的时候可是最好的朋友哎!”
“啊?哦……”
我高中时候最好的朋友要结婚了,不是她通知我的,而是一个高中毕业后几乎从来没有联系过的同学在微信上告诉我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大脑有一霎的短路,小G是我曾经最好的朋友
吗?
我好像有些记不清楚了……
二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聊起其他人,这些人可能曾在我们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今变成了一个个模糊的代号:“我大学室友”“我高中同桌”“我前同事”“我曾经最好的朋友”……
一旦提及“我曾经最好……”“我以前最喜欢……”这些字眼的时候,通常都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有意思的是,现在回想起高中时期,我脑子只就剩下郭敬明式的物是人非。那时的我所了解的外面的世界,是通过郭敬明、饶雪漫的笔触想象的,日复一日枯燥的高中生活,那些矫情得近乎恶心的文字曾是我们纯情的G点,我和我曾最好的朋友痴迷于抄写郭敬明的经典语录,熟读成诵,在操场上45度角仰望天空,我也根本不会想到十年后的自己会耻于跟别人谈起曾经最喜欢的作家。
三
《陆垚知马俐》中有一句台词:人生变熟人容易,熟人变生人,可比生人还生分。
一个朋友说,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老友突如其来的关心,简单一句“在吗”,他都像患上了迫害妄想症一样,小心翼翼得斟酌该如何回复。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不知道哪一天会得到哪一个老友突如其来的问候:朋友圈给孩子点赞投票的时候到了!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和朋友渐行渐远乃至分道扬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最让我动容的回答:怀疑我曾经是否真的认识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害怕寒暄。
四
为什么我们宁愿与陌生人在网络世界里互相试探,都不愿意与老友回忆过去呢?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校园生活结束后,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各奔东西,短短几年的职场生涯足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性格。高中时期的我们关心最喜欢的歌手出了什么新专辑,隔壁班的谁谁谁和我们班的谁谁谁在一起了,学校门口新开的包子铺味道不错……各走天涯后,不断认识新的朋友,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相处方式或多或少会影响你,其实每一个人成长都沾染了他曾经最好朋友的脾性。
而老友眼中的你永远得留在了过去,他们不知道你喜欢上新的歌手,找到了新的乐趣,甚至是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你对老友的印象也停留在了你们分开前的时刻。两个曾经惺惺相惜的朋友在无数次话不投机的过程中开始懈怠、无奈、小心翼翼……
到最后,你也忘了她曾是你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