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民奔小康 中国梦万众心连心
一、“小康”
“小康”是一个汉语词汇,最早出现于西周,指的是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小康”即“中产”,或中等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涉及到的是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达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人。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小康(或中产)之家也称“中产家庭”。
“小康”一词,古代共有三种解释。一是在西周时期,“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二是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三是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如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卷一就有“(刘)痒……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话。
明成祖朱棣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尊称为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遣郑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迁都北京,抵御蒙古入侵;浚通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联系和发展;编纂历史巨著“永乐大典”,促进了文化的传承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永乐年间国家与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版图进一步拓展,政权更加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居乐业。令人称奇的是,距今六百年前,朱棣是第一个提出“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的统治者,永乐皇帝没有食言,他在位二十多年,励精图治,真的使庶民达到了“小康”。当然,明成祖朱棣的历史功绩只是一个例子,历朝历代、古今中外能让黎民百姓过上安居乐业、殷实富足生活的朝代和文明不胜枚举,且不论这样的朝代和文明的时代属性和阶级属性,起码在当时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有一定进步性和可借鉴性的,也是值得深挖其先进可取之处的。此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二、“小康社会”
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的探索。“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经济的高速优质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相应越来越得到改善。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1989年6月,邓小平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正式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之一。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提出了“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目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全民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最突出的可以概括为“七个新”:新成就、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其中,新思想、新时代、新矛盾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历史性贡献。
三、“中国梦”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中,习近平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习近平表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的目标(1921+100=2021,即2021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949+100=2049,即2049年)。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亲身经历和见证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的“两个一百年”。在“两个一百年”里,我们经历过数十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我们相信,经过众志成城、矢志不移的努力和坚持,必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随着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与日俱增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