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人,和你的孩子终身学习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从小也听妈妈和我说,小孩子要多听故事才明事理。自己做了母亲之后也会思考,我的孩子,以后我要怎样给她讲故事呢,讲什么故事呢,故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今天细致地想了一下故事这个词的内涵,从语言本身入手,从国文本身入手,去了解古老又智慧的祖先是如何认定故事的范围。
故事之说文解字
“故”的基本含义
* 原因,缘由,例如不知何故
* 原来的,从前的,例如故乡,故人
* 拆开来看,左边是古,右边是文,古文,古代的文章
“事”的基本含义
* 事情
* 职业,例如谋事
* 关系,责任
* 一般指社会和自然界的事情,事物,哲学上指物质的质量空间分布的随时变化。
故有原因的意思,那么讲故事的核心应该要提到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应该告诉孩子一个现象事物的产生,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告诉听众现象背后的本质,阐明万事万物的因果关系。比如,给孩子讲春天来了的故事,那么宝宝们一定会好奇春天是什么,春天为什么会来,这个答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丰富的自然知识背景,再比如,有一些诗歌的修辞拟人让人费解,宝宝们不懂,为什么“雪化了就是春天”那些背后的原因,隐藏在这背后的原因明白了,宝宝们以此类推,看别的事物发生,也会联想到最本质的因素,久而久之,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论就通过故事传承下来。
故还有原来,以前的意思,那么我们所讲的故事还指在我们来到世界以前所发生的事,也许是10年前的事,100年前的事,1000年前的事。这些事小到家族的故事,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大到国家的故事,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都说以史为鉴,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之久,人又如此的渺小,人又如此的无助,想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有效率的探索世界,必须明白过去的人们所走过的坑,所遇到的危险。这是一个族群能够盛世长存的基本方法论。
每一个宝宝来到世界都是天真的纯真的,他们不知道世界离开父母还有那么多的困难,所以给宝宝讲过去所发生的事,他长大以后才能够明白,他所遇到的困难是多么具有普遍性呀,这些困难不是他独有的,历史上的祖先,世世代代的族群都遇见过更大更难解决的困难,如果过去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对于我们现在来说直接拿来借鉴就好,如果过去的人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解决不了可能是情理之中,也可能是一件壮举。不论选项如何,这个听懂故事的小听众都会成为一个睿智的人,正面的去看待所遇见的所有问题。
故事的事还有责任,关系的意思,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获取那么多的信息,首先应该具备理顺信息,事物关系的能力,更需要一种辨别的能力。具备这样的慧眼,才能在纷繁人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一个人的所需面对的人有那么多,需要扮演的角色有那么多,人与人的关系,亲子关系,婚姻关系,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等等往大了说,往小了说都是占领人生大部分时间,最重要的关系。认清人与人的关系,你才能知道,你应该做什么,你应该承担什么,你的权利是什么,你的义务是什么,你的责任是什么。
简单的故事居然蕴含了这么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多给孩子讲故事,好处多多
* 多听故事的孩子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清晰地找到现象背后的原因,不畏浮云遮望眼;
* 多听故事的孩子有历史观,学会从前人的经验里找到人生的答案;才有机会在当下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 多听故事的孩子更智慧,不会在困难面前迷失方向,失去耐心,信心;
* 多听故事的孩子情商更高,更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学会讲故事,学会听故事,掌握“人类”的故事,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事,这需要讲故事的人有丰富的知识,优秀的表达,耐心的传承。这需要听故事的人愿意听,善于听,乐于听。听起来是关于讲故事与说故事的事,归根到底,是父母与孩子一辈子需要学习,终身学习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