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考试评后感
2020年1月6日至1月12日,担任黑龙江省2020年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考试的评委。除了第一天下午报到外,这6天的日程为:早7点左右吃早饭,之后统一乘大巴车(按在宾馆居住楼层乘坐固定的大巴车)至考场(每天上下午的考场和评委位置是随机分配的)。上午大约考至11点半,午休至1点开始下午的考试,下午进行到5点半左右,再统一乘坐大巴去吃晚饭。每天晚饭的桌号也是固定的。七点半左右回到宾馆休息。由于手机被没收,晚上只能看书,不能熬夜,作息规律,休息充分。再加上考试强度比吉大校考略低,虽然历时较长,但也不算特别疲劳。
本次统考,编导专业设朗读、演讲、影评写作(笔试)三项,播音专业设朗读、演讲和现场报道三项。报考考生3800余名,男女比例约为0.7:1。
我所在的是主持组,考察方式为给定一段400字左右的材料,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将其改编成记者的现场报道。相对于吉大考试要求改编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现场报道仅为一个节目片段,这样就不必拘泥于一个具体节目情境,可以想象成是任何节目的连线报道,表现形式更为灵活,学生的发挥空间也更大。同时,学生的虚拟身份是记者而不是主持人,在语体上不必过于正式,这对于那些没有系统学习过规范播报的学生来说无疑降低了难度。但也不能因此认为现场报道的考核方式比栏目主持更简单。首先,现场报道需要对报道地点进行选择,很多考生就在此项上失了分。如一则材料是爆料多家酒店的清洁人员用毛巾擦洗手台、擦马桶,多数学生将报道地点设计在了涉事酒店内,更有甚者说清洁工正在身后用毛巾擦马桶,让人啼笑皆非。再如另一则材料是讲某大学开设了名为“似是而非”的科普公选课,备受学生欢迎。大多数考生将报道地点设计在课堂上,而授课老师正在讲课。考生作为记者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这就是所谓的“现场感”的缺乏。其次,现场报道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选择,当然这一点可以通过不设计采访来规避。但大多数考生为了凑时长,也可能是受到培训班的训练,都设计了采访。而采访对象选择不当,就会弄巧成拙。如前一点中举的酒店的例子,一些考生选择对酒店经理或清洁工进行采访。另一则材料是关于质量不合格的儿童推车的,一名考生讲道:在我身边就是一位母亲,她推着一个遛娃神器。而我们看到她的孩子坐在推车上,头部正流着鲜血……第三,现场报道需要对采访提问进行设计。如果设计了采访,提问对于这些没有受过采访写作训练的学生来说显然也是一个难点。设计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短处,但如果不做太多改编,对材料进行中规中矩的复述,又显得没有创新。总之,现场报道这种形式,有可出彩之处,但也有不好把握、易失分之处。
从考生的总体素质来看,无论是省考还是校考,情况大体一致——中间多,两头少。极好和极差的占少数,大部分可上可下。当然,如果以严格的媒体准入的标准来要求,恐怕满足主持人条件的寥寥无几,真正是屈指可数。可悲的是,在传统媒体日薄西山、播音主持专业几近饱和的今天,仍有大批的显然不适合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学生或被家长逼迫、或被培训机构蛊惑来报考播音主持专业。这个专业仍然被当成低分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这些考生即使侥幸通过了考试,日后就业时该怎么办呢?那些光鲜亮丽的考生,尚不能保证自己将来一定会在媒体行业中有立足之地,何谈这些在自然条件方面有明显不足甚至是缺陷的考生呢? 所有考生都很紧张,而对于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说,面试不啻是一场煎熬。看得出来,他们既不爱好播音主持,更不知道学这个专业将来要做些什么,来报考这个专业根本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我可以想象,对于这些考生来说,面对五个评委开口讲话,都要鼓起极大的勇气。考场就像长满了仙人掌的沙漠,评委的目光就像灼灼烈日,他们手足无措,张口结舌,连呼吸都不顺畅了。既不爱好,又不适合,何必来受这个罪呢?假如只是抱着侥幸心理来考一次试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那就太不智了。
无论是考试组织者还是评委,都不止一次提到这是改变考生命运的一次考试。不能否认,这个考试很可能是某些考生人生的岔路口,但究竟是制止其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警示灯,还是让其越飞越高的推进器,这就很难说了。从某种角度,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被淘汰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对于命运这件事,我坚持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只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下面从状态、仪态和语态三个方面对考生的一些欠佳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当然这个三分法不见得科学,仅是我的一家之言,提供一种思路。
一、状态方面。“状态”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范畴,实际上不能脱离具体的表现来谈状态,考生的状态要反映在仪态和语态上。但做过专业加试评委的老师也一定明白我说的是什么。这是一个考生在整体上给人的印象和感觉。在状态方面,如果一个考生能自然松弛;积极亲切;镇定自若;不卑不亢,那么即使他在考试表现上有些瑕疵,也能获得一个至少是不差的分数。这次考试的最后一天下午,有一道题的材料是关于中国快餐业发展的,材料中给出数据:2018年中国快餐营业额排名前三名分别是肯德基、麦当劳和汉堡王,第四名是中国本土快餐“老乡鸡”。这个老乡鸡难住了不少人,有的说老花鸡,有的说叫花鸡等等。有一个女生给我印象深刻,她自然条件不算差,从进门开始就带着轻松自然的笑容,一举一动也毫不做作,更看不出紧张。让我感觉她似乎认为自己不是做主持人的料,来参加考试只是碰碰运气,但又没有丝毫轻视考试的态度。开始考试后,她也卡在老乡鸡上:“前三名分别是肯德基麦当劳和汉堡王,第四名是……是……是中国的……”支吾了两秒钟,赧然一笑:“……是中国的那个鸡!”在评论部分更是语出惊人:“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吃快餐也要从娃娃抓起,如果从小就给孩子吃……中国的那个鸡,中国的快餐就,就有可能……赢过……外国的鸡!”评委们都差点憋出内伤。她分数不算高,刚过及格线,但她没有丝毫不满或懊恼,还是一脸灿烂地出去了。她的表现当然不算出色,但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让人觉得可爱。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她在生活中也一定会笑对各种挫折。然而大多数考生站在这“人生的分水岭”前都被吓破了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使实力不俗,恐怕也会被心态限制了发挥。实际上,命运是擅长做假动作的,那些真正左右我们人生路向的事件,可能并不会大张旗鼓、刻骨铭心,而是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摸摸不声不响。
二、仪态方面。与笔试仅以卷面表现为评分依据不同,面试实际上从考生推开门进入考场那一刻就开始了,一直到他离开考场时结束,而不仅仅是他开口的那几分钟。特别是主持、表演类的面试,考生在考场的全程表现,都应纳入评分考量之中。考生的行为举止、礼仪应对等种种细节,无不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观察考生的广义应试能力是我的一大乐趣。在仪态方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考生应做到:身端体正;目中有物;举止得体;不僵不垮。从考场门口走到指定位置至多不超过三米,一些高素质的考生能在这区区几步之内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我遗憾地看到,大部分考生佝偻驼背,站无站相,可能是平时松垮惯了,显得萎靡不振。不仅是在面试中,即便是平时这种仪态给人的观感也是极差的。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整个人呈现一种“屌丝”相。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过度紧张,肢体僵硬,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生身上。她们全程双手交叠在腹部,脚站丁字步,摆出礼仪小姐的姿态。而同样是由于紧张,男生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动作夸张,比比划划,甚至有些张牙舞爪。当然也有一些考生,看得出来他们是有意对动作进行过训练的,但他们却忽略了对面部表情和眼神目光的控制。大部分考生目光涣散,游移不定,不敢跟评委对视。还有一些人“有两副面孔”,冷着脸进来,工作人员下达开始的指令后,立刻满脸堆笑,模拟报道一结束,笑容戛然而止,再冷着脸出去。像没天赋的演员,观众一眼能看见。看得我也是毛骨悚然。另外,虽然在考场内不需要与工作人员进行太多交际,但是家教有方还是娇生惯养,也是可以从简单的几句话中窥见一斑的。这些虽然不能作为评分依据,但多多少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印象分。
三、语态方面。播音主持的面试,还是以考察考生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为主。在这个方面,对考生的要求从低到高分别是:口齿清晰;不沉不喊;疾徐有度;准确流畅。口齿清晰不必多讲,吐字不清、口吃结巴等等显然是不能合格的。在用声方面,大部分考生都陷入了要“声音洪亮”的误区,扯着脖子,声嘶力竭地一通乱喊,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在机械性的打分工作过程中,这些考生倒是也起了提神的作用。当然也有另一个极端,有些考生垂头低眼,盯着地面小声嘟囔,好像评委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就不敢给他打低分。有趣的是,某场考试中这两个极端排在了一起。先是一个人高马大的男生,莫名亢奋,慷慨激昂。正面对着他的那个评委说以为自己要挨揍了。紧接着一个男生瘦小枯干,面黄肌弱,在嗓子里咕咕哝哝。评委们需屏气凝神仔细倾听。另外一个误区是语速要快,考生们大概以为新闻报道就要唇如机关枪,舌似连珠炮,再加上言之无物,逻辑混乱,就显得话多且密,慌张失据。当然也可能是紧张所致。如果能控制语速,张弛有度,至少会显得自信从容一些。最后,“准确流畅”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基本简单的要求,但在考试中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想清楚想明白,并组织恰当的语言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这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大部分考生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啰嗦重复,语无伦次,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比如:
他是这个孩子其中的一位爸爸。
重庆是一个避暑胜地。
眼睛是耳朵的窗户,耳朵是眼睛的门把手。
这里出台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实施办法。
本来想带着儿女和孩子趁着十月一出来游玩一下。
在我的右手边,工作人员正在给大熊猫产奶。
秋裤是一个很好的衣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穿,也可以进行一些保暖。
也有一些土豪会对车厘子进行一个比较一次的吃得爽快。
在这里即将发生一场品牌保暖内衣的销售现场。
还有一些知识性错误,如把莘莘学子读成“星星学子”,将“种羊”的种读成去声,将“羊圈”的圈读成quān……还有常识性错误,如“记者正在电影票房的现场”;某农民贷款14万元购买了70万只种羊;记者采访了一对情侣,他们认为这里(某寺庙)是谈恋爱的好地方等等。或用词不当:老人们张牙舞爪;有一位高达66岁的陶女士;这里降临了一个流量小生……另外,有一些考生显然是经过了培训机构的统一训练的,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套话生搬硬套。出现频率最高的几句有:跟随记者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我的右手边我们可以看到……在我的左手边我们可以看到……;拉近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套路固然可以基本完成一个现场报道,但大量重复之下难免让评委反感。甚至有些考生设计的情境根本不适合用这种话术,考生为了用上这套台词,生编硬造一个场景出来,比如前面提到的记者身边是一个流着鲜血的孩子的例子。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长达一周的专业考试,六七天不碰手机,也是在这个手机几乎成为我们的一个器官的时代一次难得的经历。这一周我不仅头不疼眼不涩,吃得香睡得好,精神矍铄心情愉悦,更看完了两本书。参加这么多年的专业加试,也没有想到要把考试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整理一下,这一周实在穷极无聊,搞出这么一篇类似总结的东西。虽然以后参加专业考试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但愿在教学中能发挥点作用吧。